第3章 天降奇物
关灯
小
中
大
周后,永王和定王,以及两个小公主。
结合后世的记忆,他知道六岁的昭仁公主已被崇祯帝刺死,而十五岁的坤兴公主朱媺娖或许能在这场劫难中存活下来,但手臂或留不住了,记得后世鹿鼎记中所描写的独臂神尼就是坤兴公主。
还有一位朱慈烺本尊最尊重的长辈,便是懿安皇后张嫣,这位天启帝的遗孀,她对朱慈烺本尊关爱有加,照顾备至,且助崇祯帝稳坐帝位。
朱慈烺对这位皇伯母充满尊敬和爱戴,但根据前世记忆,懿安皇后应该已经自缢殉国了。
所以,朱慈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妹妹朱媺娖的安危。
然而,目前他身处困境,毫无办法,只能等待机会另做打算。
对于朝中的大臣,虽然满朝奸佞之徒不少,但在甲申之变中忠心殉国的烈士也不在少数,朱慈烺对那些记忆颇深的有能力的大臣如李邦华、凌义渠、范景文等人充满敬意。
现在已是二十二日,这些忠臣义士应该已经殉国,朱慈烺真心希望这些忠臣烈士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存活下来。
然而,他也明白,历史的进程不会因为个人的意愿而改变。
他能做的,只是尽力而为,为自己和亲人的未来谋划出一条生路。
在这个过程中,他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和条件,以期在乱局中找到一条求生的道路。
朱慈烺在前世并未专门研究过明末的历史,对于明末的具体情况了解有限,仅局限于一些笼统的史料。
因此,他只能大致理清历史的发展趋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记得,关于自己和两个弟弟的最后确切记录是在不久后的山海关之战中,李自成大败,自己和定王、永王在乱军中失踪。
虽后也有许多传闻,但终归是野史记载,可信度不高。
现在,他需要仔细思考如何在顺军的战败后获得一线生机。
相比于光复大明、再造山河这样的宏伟目标,如何确保自己和两个弟弟能够活下去,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
只要能够顺利逃到南都金陵,便有可能活下去,甚至有可能登上大宝之位。
以自己作为大明皇太子的身份,在南都朝堂中就不会出现像福王和潞王那样的继统之争,从而避免南都朝堂的动荡。
想着想着,朱慈烺的思绪就飘的更远了,还想着有机会掌握住江北四镇,驱除朝中奸佞,或许可以守护住大明的半壁江山。
但这些何其困难,眼下如何逃出去才是关键,保住性命才是最为重要的,自己一没强大的系统,二没理工知识,三没丰富的历史知识,凭什么? 正当朱慈烺绞尽脑汁思考时,一道震耳欲聋的破空声突然传来,仿佛有什么东西从天空中坠落下来,重重地撞击在外面的地面上,整个宫殿都摇晃了起来,许多瓦片和砖石纷纷落下。
幸运的是,震动很快便停了下来。
在暖阁休息的定王和永王以及几个伺候在旁边的太监宫女惊恐地从侧面跑到了大殿中。
朱慈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吓到,但他看到两个弟弟醒来后的恐惧表情后,迅速恢复了理智,忙出言安慰道:“别害怕,我去外面看看,你们俩快去躲到桌下不要出来!” 朱慈烺一边说着,一边飞快地跑到了大殿门口,却见外面的御道上已经多了一个三四米深的大坑,御道两边的汉白玉栏杆已经被冲击得支离破碎,坑里还隐隐有黑烟冒了出来。
原本守在殿前的一众顺军士兵已经被吓得四仰八叉,一些胆小的士兵甚
结合后世的记忆,他知道六岁的昭仁公主已被崇祯帝刺死,而十五岁的坤兴公主朱媺娖或许能在这场劫难中存活下来,但手臂或留不住了,记得后世鹿鼎记中所描写的独臂神尼就是坤兴公主。
还有一位朱慈烺本尊最尊重的长辈,便是懿安皇后张嫣,这位天启帝的遗孀,她对朱慈烺本尊关爱有加,照顾备至,且助崇祯帝稳坐帝位。
朱慈烺对这位皇伯母充满尊敬和爱戴,但根据前世记忆,懿安皇后应该已经自缢殉国了。
所以,朱慈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妹妹朱媺娖的安危。
然而,目前他身处困境,毫无办法,只能等待机会另做打算。
对于朝中的大臣,虽然满朝奸佞之徒不少,但在甲申之变中忠心殉国的烈士也不在少数,朱慈烺对那些记忆颇深的有能力的大臣如李邦华、凌义渠、范景文等人充满敬意。
现在已是二十二日,这些忠臣义士应该已经殉国,朱慈烺真心希望这些忠臣烈士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存活下来。
然而,他也明白,历史的进程不会因为个人的意愿而改变。
他能做的,只是尽力而为,为自己和亲人的未来谋划出一条生路。
在这个过程中,他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和条件,以期在乱局中找到一条求生的道路。
朱慈烺在前世并未专门研究过明末的历史,对于明末的具体情况了解有限,仅局限于一些笼统的史料。
因此,他只能大致理清历史的发展趋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记得,关于自己和两个弟弟的最后确切记录是在不久后的山海关之战中,李自成大败,自己和定王、永王在乱军中失踪。
虽后也有许多传闻,但终归是野史记载,可信度不高。
现在,他需要仔细思考如何在顺军的战败后获得一线生机。
相比于光复大明、再造山河这样的宏伟目标,如何确保自己和两个弟弟能够活下去,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
只要能够顺利逃到南都金陵,便有可能活下去,甚至有可能登上大宝之位。
以自己作为大明皇太子的身份,在南都朝堂中就不会出现像福王和潞王那样的继统之争,从而避免南都朝堂的动荡。
想着想着,朱慈烺的思绪就飘的更远了,还想着有机会掌握住江北四镇,驱除朝中奸佞,或许可以守护住大明的半壁江山。
但这些何其困难,眼下如何逃出去才是关键,保住性命才是最为重要的,自己一没强大的系统,二没理工知识,三没丰富的历史知识,凭什么? 正当朱慈烺绞尽脑汁思考时,一道震耳欲聋的破空声突然传来,仿佛有什么东西从天空中坠落下来,重重地撞击在外面的地面上,整个宫殿都摇晃了起来,许多瓦片和砖石纷纷落下。
幸运的是,震动很快便停了下来。
在暖阁休息的定王和永王以及几个伺候在旁边的太监宫女惊恐地从侧面跑到了大殿中。
朱慈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吓到,但他看到两个弟弟醒来后的恐惧表情后,迅速恢复了理智,忙出言安慰道:“别害怕,我去外面看看,你们俩快去躲到桌下不要出来!” 朱慈烺一边说着,一边飞快地跑到了大殿门口,却见外面的御道上已经多了一个三四米深的大坑,御道两边的汉白玉栏杆已经被冲击得支离破碎,坑里还隐隐有黑烟冒了出来。
原本守在殿前的一众顺军士兵已经被吓得四仰八叉,一些胆小的士兵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