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个时期孔子对子贡也没有什么好话,不是当面挖苦就是风言冷语。

     话说回来,孔子说这话不也是在揭子贡的短吗?子贡方人,孔子方子贡,说明孔子还是有闲工夫的。

     关于“方人”的问题,其实孔子从前也接受过教育,那是当年去洛邑拜会老子,老子发现孔子的愤青倾向有些危险,于是在离别的时候给孔子忠告:“聪明睿智但是却很危险的人,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是非;博闻善辩但是陷入麻烦的人,是因为他总是揭别人的短。

    ”(老子原话见于《史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 【现实解说】对子贡这种家里有钱有势的刺头学生,老师还真是不好对付,说几句风凉话也就罢了。

    连孔子都是如此,如今的老师还能有什么好办法? 此外,没事别揭别人的短,否则别人也会来揭你的短。

     7.3(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译文】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 【解析】孔子喜欢的是少说多做,也就是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就是在说子贡,可能是孔子讲到了君子,于是顺便讽刺子贡,也许是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来了这么一句。

    子贡当时就是夸夸其谈的人,整天说的比做的要多。

     【现实解说】管他是不是君子,总之干什么都要有行动,靠嘴是不行的。

     7.4(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说的都是乱七八糟的事情,专好耍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 【解析】这些都是孔子最讨厌的行径。

     这还是在说子贡,子贡不爱学习,整天没事干,拉着同学们讲东讲西,就是不讲学习。

    耍些小聪明,卖弄点小智慧。

    可是子贡口才好,见识广,还经常有些小零食给大家吃,因此很多同学愿意听他讲,孔老师很不高兴。

     【现实解说】还算好了,放在今天,一群爷们儿群居终日,不搞出同性恋来才怪。

     7.5(19.20)★★★★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 【译文】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

    所以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

    ” 【解析】下流,就是水的下游,上游的脏东西都流到了下游。

     常常受到孔子的揶揄,子贡也不是省油的灯,也常常主动发难或者进行反击。

    显然,这是在孔子讲历史,狠批商纣王的时候,子贡故意发出这样的议论,让老师难堪。

    这样公然与老师唱反调的事情,也只有子贡能做出来。

    可以想见,孔子当时有多么的恼火。

     子贡很有独立思维能力,并且相当反叛。

    因此,老师说商纣王无恶不作的时候,他却替商纣王鸣不平。

    替商纣王不平,其实也是替自己不平,说老师你对我印象不好,对我有成见,对我羡慕嫉妒恨,所以看我干什么都不顺眼,有什么坏人坏事第一个就想到我。

     子贡的话对不对?当然对。

    所以一个人一旦有了坏名声,事情就麻烦了,什么坏事都可能算到你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