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蒋司业交心于离耳

关灯
     离耳夫子点头道:“蒋司业放心,我自会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懈怠。

    咱们一同努力,定要让知源书院在这武道大会上大放异彩,扬我书院威名。

    ” 离耳夫子与蒋雯雯并肩漫步于书院那蜿蜒的青石小径之上。

    四周静谧祥和,唯有轻柔的风声,宛如一首低吟的小曲,在他们身畔萦绕,偶尔调皮地撩动着他们的衣袂。

     蒋雯雯微微抬起头,目光略带迟疑地看向身旁神色始终淡然自若的离耳夫子。

    沉默片刻后,她终于缓缓启唇,将心底的话语吐露出来。

     “夫子,实不相瞒,我心里一直很清楚,在天下众多修行者的固有认知里,自身修为的精进始终被奉为重中之重。

    各个修行团体,也无一不将阵法学视为核心关键,仿佛那才是通往强者之路的正统大道。

    而与之相比,器物学却常常被轻蔑地视作旁门左道,难登大雅之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咱们书院在过往的发展历程中,在这方面或许确实有所疏忽,对器物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如今事到临头,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夫子,还望您能多多体谅书院之前的不得当之处。

    ” 蒋雯雯的声音轻柔而舒缓,宛如微风拂过湖面,但话语之中,却饱含着深深的无奈与一丝难以掩饰的愧疚。

     离耳夫子听闻此言,脚步微微一顿,原本平稳的步伐瞬间停滞。

    他缓缓转过头,目光温和且深邃,宛如一泓深不见底的幽潭,静静地注视着蒋雯雯。

     片刻之后,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犹如春日暖阳,温暖而和煦。

     “蒋司业,你切莫要如此自责。

    这天下修行之道,本就如同浩渺星空中的繁星,各自闪耀,并无绝对的正统与旁门之别。

    器物学虽在许多人眼中不受青睐,但它所蕴含的力量与价值,实则不容小觑。

     你想想看,一件精心锻造、蕴含着独特匠心的精妙器物,在修行者遭遇困境、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说不定就能发挥出扭转乾坤的神奇功效,成为助力他们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

    ”离耳夫子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一般,敲击在蒋雯雯的心上。

     蒋雯雯轻轻叹了口气,那声叹息仿佛承载着无数的忧虑与感慨,她微微皱眉说道:“夫子所言极是,其中的道理我又何尝不明白呢?只是,长久以来,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早已在众人心中落地生根,想要轻易改变,谈何容易。

     如今咱们书院又面临着武道大会这一迫在眉睫的大事,此时才惊觉器物学的重要性,我只怕一切都为时已晚,难以挽回局面了。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绝望与无助,仿佛已经看到了书院在武道大会上因器物学的短板而铩羽而归的惨淡场景。

     离耳夫子轻轻摇头,他的动作舒缓而坚定,似乎在向蒋雯雯传递着一种无形的力量。

    “蒋司业,你要明白,事在人为,无论何时开始,都绝非为时已晚。

    此次武道大会,虽然看似给书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换个角度看,它又何尝不是一个绝佳的机遇呢?我们正好可以借此契机,让天下人都真切地见识到器物学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与无可替代的实用价值。

    只要咱们书院的学子们能够在大会上凭借器物学的助力取得优异的成绩,我相信,往后必然会有更多的人对器物学刮目相看,给予它应有的重视。

    ” 离耳夫子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器物学在书院乃至整个江湖大放异彩的美好未来。

     蒋雯雯的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那光芒犹如黑暗中突然亮起的明灯,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

    “夫子说得对极了!是雯雯一时过于悲观,被眼前的困难蒙蔽了双眼。

    只是,如今距离武道大会仅有短短半年时间,要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内,让学子们真正掌握器物学的精髓,这其中的难度,实在是超乎想象。

    不知夫子您可有什么良策,能带领学子们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实现突破?”她紧紧盯着离耳夫子,眼神中满是期待与信任。

     离耳夫子微微仰头,目光望向高远的天空,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片刻之后,他收回目光,神色笃定地说道:“首先,我们必须从众多学子中,精心挑选出一批对器物学怀有浓厚兴趣,且悟性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