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逆鳞

关灯
    士解释道。

     魏叔玉点了点头,心中对于科举的把握不由又增强了几分。

     作为后世过来的卷王,对于应试教育这种东西,他本能般地得心应手。

     虽然这一次是由李世民亲自出题,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应试技巧,一切都不是问题。

     眼看着何力士迟迟不肯离开,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魏叔玉忍不住道: “老何,有啥话你就直说,咱们之间还需要这遮遮掩掩的?” 何力士给了魏叔玉一个哀怨的小眼神,心想说: “大哥,再不遮掩陛下都以为我是你的人了,还敢这么肆无忌惮地套近乎?” 想了想,何力士如是说道: “这话呢,是咱家自己的意思,听不听的在于魏县子你,虽说这一次科举的事情,你办的很漂亮,也很让陛下高兴,可是太子和公主那边,你以后最好还是不要撺掇了,尤其是太子,这一点是陛下的忌讳,他这一次不计较,可不代表着他心里可以允许有人可以如此摆布大唐未来的储君……” 说到这里,何力士深深看了魏叔玉一眼,语气认真道: “言尽于此,还望魏县子日后做事,三思而行。

    ”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何力士走后,魏叔玉一个人坐在大厅里,思考着对方离开前留下的那些话。

     最后不由苦笑道: “哎,还是太年轻啊……” 魏叔玉当时只是一心想要帮长乐公主出气,还有就是实在是看不惯王崇那家人的嘴脸。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不知不觉中触碰了李世民的逆鳞。

     好在这一次是因为科举立功的事情,对方不予计较,若是下次,谁知道会是什么下场。

     不过若是让魏叔玉重新来过一次的话,他大概还是会选择这么做。

     因为先不说别的,单是能让以后天下学子的考试能够公平一点,就已经很值得冒险了。

     这个时代的这些出自于平民百姓的读书人,与后世的那些小镇做题家又有什么区别。

     科举之路,乃是这些人逆天改命的唯一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