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提前开启的大航海时代

关灯
    旦说华夏后人弄虚作假,天幕都是粉饰太平之词! 未曾想打脸来的如此之快。

     玉米、红薯已是高产。

     没想到华夏后世还能把产量番上一番。

     他靠着高产粮食,让人口爆炸式增长。

     华夏有如此多高产粮食,14亿人口必然是真实数字。

     至于粮食年产量超过6.6亿吨,养活14亿人口绰绰有余。

     他已经麻了。

     甚至他能想象到,其他朝代的皇帝看到天幕必然会出海寻找这些高产作物。

     粮食富足,朝代的延续才有希望。

     皇帝们看到高产作物岂会不疯狂! 明朝灭亡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天灾连连,粮食短缺。

     红薯、玉米、土豆皆是在明朝就传入华夏。

     只是明朝皇帝没有重视起来。

     如今他们重视了。

     有粮食了。

     大清还能入关成功吗? 他瘫在椅子上开始怀疑人生。

     ...... 【其中进口粮食比重一直在2%-4%之间。

    】 【我们对于进口粮食的依赖比一些发达国家都要低很多。

    】 【国家保证粮食安全的第一招,就是粮食产量远远大于消耗量。

    】 【粮食产量能自己自给自足,这些就够了吗?】 【不够!因为粮食安全它太重要了。

    】 【必须多上保险。

    】 “我们能自给自足,为啥还要进口?” “进口2%-4%不是因为有缺口,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说白了就是给你进口米玩,让你选择多点。

    ” “从漂亮国的粮食进口的粮食,比华夏生产的还要便宜。

    ” “养鸡养猪要饲料,华夏的饲料不够。

    ” “不是饲料买不起,而是进口更有性价比。

    ” 百姓们不太理解,为什么自己自足了还要去买别的国家的。

     然而他们也不会深入思考这件事。

     毕竟眼下都是吃不饱的状态。

     各朝的皇帝看着弹幕却是纷纷酸了。

     无论是进口便宜粮食给动物吃,还是进口其他粮食来满足口腹之欲。

     都无一昭示着国家有财力做这些事情。

     华夏既有财力,又有粮食。

     这不就是盛世的前提吗? 华夏后世会是盛世吗? 各朝皇帝都在心里期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