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清泉县,啥时候这么富裕了?

关灯
    抵触。

     换成他,他也得让卖票证的跟着! 更何况,本来打算卖一张手表票的,结果直接给清空了存货,他也得回一趟沈阳,再划拉点票。

     工业劵直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其余的得等着那些票证花出去之后,再给钱。

     等到张红旗和赵铁柱离开,刘浩自己坐招待所屋里头,还感觉跟做梦一样。

     清泉县,啥时候这么富裕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了工业劵,张红旗和赵铁柱直接拐供销社,搪瓷盆和保暖瓶,全都需要这玩意。

     又整了不老少零零碎碎的,哥俩这才朝家赶。

     临走前,跟主任嘀咕了两句。

     主任一瞅哥俩这架势,心里就明白了,指定是交易达成了,要不然哪来这么多工业劵呢? “那人靠谱呢,县里不少好玩意,都是他给帮忙淘换回来的。

    ” 哥俩回到家,一通准备,中间隔了两天,跟刘浩一块挤上了火车。

     出发前,林彩英特意交代了,能省则省,她嫁给张红旗,没那么多讲究。

     实际上,插队知青结婚的也不少,尤其是分到建设兵团那些。

     多是老乡之间,相互帮忙照顾,日久生情。

     和乡下屯子里结婚不太一样,反倒是知青们没太多讲究。

     大多买点糖块、毛嗑、香烟之类的,再加上点小零嘴,战友、老乡们凑一块热闹热闹,就算仪式完成了。

     林彩英和周红婷还参加过老乡的婚礼呢,哪里需要那么多准备啊。

     张红旗摆摆手,外头的事你别管,操持好家里就行! 啊呸呸呸! 大男子主义! 这玩意咋说呢,没什么对错,也没啥可比较的。

     知青们独自在外地,没父母长辈,所以好些东西可以不讲究那么多。

     还有不少是打算将来回城的,置办那么多东西,不是给自己增加返城路上的难度嘛。

     可乡下人结了婚,就要在本地长久过日子的,大家惦记的东西,肯定不一样。

     车轮哐哐碾压在铁轨上,兴高采烈的张红旗和赵铁柱,跟着生意兴隆的刘浩,直奔沈阳。

     喜欢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请大家收藏:()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