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冲突

关灯
     朱厚炜离开乾清宫后秀宜几名小婢女早在宫外等候。

     低调起见,朱厚炜也没有坐轿子回昌平王府。

    一路慢行,看着社会百态,看着大明京师的繁华。

     一处广场前围满了人群,朱厚炜有些奇怪,便带着秀宜三婢走了过去。

     越过全都是书生的人群,便看到广场中央站着几人正在慷慨激昂的演讲。

     “咦?是你?” 一名书生模样惊愕的看着朱厚炜,朱厚炜早就忘记了他,每日接触的人群太多,若非十分重要的人,他也记不住。

     眼前这名儒生正是在大相国寺被秀宜羞辱的那位,不过朱厚炜忘记了,只是微微颔首了一下。

     “文必盛唐……我首推盛唐之锦绣诗歌,今大明之文化正在衰败,盖因馆阁体之荼毒。

    ” “李东阳之文章束缚了创作自由,乃至大明朝文化落后,现如今,谁还能做出‘宁为百夫长,胜过一书生’的诗?” “谁还能做出‘西北望、射天狼’之词?” 李梦阳是弘治七年进士,前些年只是在衙署观政,后升户部主事,弘治十年的时候弹劾过张鹤龄兄弟,以快言快语不畏权贵出名,更是直陈时弊的“二病、三害、六渐”,弹劾寿宁侯。

     此后名声躁动,不过真正让他在大明出名的还是在弘治十八年后升户部郎中,并且讥笑李东阳领衔的馆阁文体萎弱。

     此后名声大噪,又与何景明、徐祯卿等七人组成七子学会,宣扬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凡不是这种问题和诗词的都是不好的文章,得到天下许多儒生的推崇。

     说白了,哗众取宠,开历史倒车,博取名声。

     李东阳是很欣赏李梦阳的,李梦阳升迁的影子都是李东阳在暗中提拔,可他却不知感恩图报,却踩着李东阳出名,做法多少令人有些不耻。

     不过大明的文官是出了名的爱惜名声,这也不足为奇了。

     看着周围簇拥者激动高呼,朱厚炜一脸失望,他站在人群中,淡淡的问道:“时代在发展,诗词文化都在发展,为什么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