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程敏政

关灯
    给取代了。

     程敏政用的是三字经给朱厚炜开蒙的。

     “人之初、性本善。

    ” “昔孟母、择邻处。

    ” 程敏政坐在讲台的太师椅上,认真的高声朗诵,台下的朱厚炜也高声跟着程敏政朗读。

     值得一提的是,开蒙的书籍是程敏政编纂出来的,上面是插图配着文字,看得出来程敏政是用心了。

     程敏政并没有打算一开始就给二皇子传授太多的知识,也不去解释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只是单纯的让朱厚炜跟着他读、背。

     这样可以加深朱厚炜的印象。

     不过朱厚炜并不满足这些,他问程敏政道:“老师,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 程敏政道:“就是人生下来的时候,生性是善良的。

    ” 朱厚炜道:“那人生下来就是好人吗?” 程敏政点头道:“是如此。

    ” “那为什么阿耶说,有人是坏人,有人是好人?” 程敏政耐心解释道:“因为他们生长的环境不同,学习认知也不同。

    有些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别人打架斗殴,跟着别人学骂人,这样以后孩子长大了就会变坏。

    ” “有些孩子小的时候就跟着老师学习学问,待人待事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这样就会变成好人了。

    ” “那会不会好人最后也会变成坏人,坏人也会变成好人呢?” 程敏政道:“自然可以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嘛。

    ” 程敏政是个学问极高的大儒,能在教导朱厚炜之前教导弘治皇帝,就足可见他的学问之高。

     同时他也是一名纯正的士大夫,君子,饱受儒家文化熏陶,克己守礼,温文尔雅。

    教导朱厚炜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耐心,不会因为朱厚炜问的问题多而不耐烦,也不会因为朱厚炜问的问题幼稚就搪塞不回答。

     不管是幼稚的问题还是深奥的问题,他总是会用直白的语言给朱厚炜解释明白,力求给朱厚炜解惑。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被程敏政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