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深夜议事
关灯
小
中
大
苏若清立刻听出了他话中的试探和弦外之音,他自嘲一笑,抬头对上那双充满怀疑的眸子,笑着问道:
“若儿臣说不是,父皇会信吗?”
皇帝没有说话,定定看了他许久后突然笑了。
“信啊。
” 他笑着看向他,语气颇有几分随性。
“你是朕的儿子,朕不信你还能信谁?” 苏若清闻言并未接话,只低垂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皇帝这时才想起还未让太子起身,于是出声道: “地上凉,起来吧。
” 苏若清应了一声这才站起身来,手里紧紧攥着那份信件。
“这急报……” 苏若清欲言又止,双手递过信件,可皇帝却连个眼神都没有分给他,只淡淡道: “放案几上吧。
” 苏若清抿了抿唇,“那粮草一事……” 皇帝闻言轻笑一声,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道: “此事,等太师来了再议。
” 苏若清立刻便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点头应了一声后将信件平放在案几上,静静等候在一旁。
不一会儿,殿门外便响起一阵“咚咚”声,紧接着,郑渔的声音自门外响起。
“回皇上,太师来了。
” “进来吧。
” 随着吱呀一声轻响,一满头白发的老者拄着拐杖缓缓而入。
此人正是元丰年间的太师刘畅,也是文帝苏景易的老师。
“老臣见过皇上。
” 刘畅缓缓走到大殿中央后便欲行礼,只是还未等他跪下,皇帝便上前将他搀扶起来,笑道: “太师与朕之间有师生情谊,何必多礼?匆忙召老师前来,还勿见怪。
” “不敢不敢。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乃是臣子本分。
” 皇帝笑而不语,目光缓缓落在一旁的信件上。
刘畅自然察觉到了这个,目光也随之看了过去,不过一瞬便又移开了。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大殿之中的氛围也变得微妙起来。
刘畅见皇帝没有丝毫要开口的意思,在心中思索了片刻,这才问道: “不知皇上此次召见老臣前来所为何事?” “为何事?” 皇帝嘴角划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缓缓出声: “自然是为了禹州。
” 刘畅闻言点了点头,仿佛没有听出皇帝语气中的不悦,继续问道: “是因为前些日子镇国公请求的增粮一事?” “前些日子?” 皇帝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可眼神却已经冷了下来。
“看来老师当真是年纪大了,连盛京城下的事情也不知晓。
” 刘畅仿佛没有听出话中的试探和不满,捋着花白的胡子呵呵一笑,顺着他的话说了下去: “是啊,老臣今年已经七十了,赋闲家中后便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然消息闭塞。
” 说到这里,刘畅突然叹了一口气,似是怀念着什么。
“想当年,臣初
“信啊。
” 他笑着看向他,语气颇有几分随性。
“你是朕的儿子,朕不信你还能信谁?” 苏若清闻言并未接话,只低垂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皇帝这时才想起还未让太子起身,于是出声道: “地上凉,起来吧。
” 苏若清应了一声这才站起身来,手里紧紧攥着那份信件。
“这急报……” 苏若清欲言又止,双手递过信件,可皇帝却连个眼神都没有分给他,只淡淡道: “放案几上吧。
” 苏若清抿了抿唇,“那粮草一事……” 皇帝闻言轻笑一声,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道: “此事,等太师来了再议。
” 苏若清立刻便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点头应了一声后将信件平放在案几上,静静等候在一旁。
不一会儿,殿门外便响起一阵“咚咚”声,紧接着,郑渔的声音自门外响起。
“回皇上,太师来了。
” “进来吧。
” 随着吱呀一声轻响,一满头白发的老者拄着拐杖缓缓而入。
此人正是元丰年间的太师刘畅,也是文帝苏景易的老师。
“老臣见过皇上。
” 刘畅缓缓走到大殿中央后便欲行礼,只是还未等他跪下,皇帝便上前将他搀扶起来,笑道: “太师与朕之间有师生情谊,何必多礼?匆忙召老师前来,还勿见怪。
” “不敢不敢。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乃是臣子本分。
” 皇帝笑而不语,目光缓缓落在一旁的信件上。
刘畅自然察觉到了这个,目光也随之看了过去,不过一瞬便又移开了。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大殿之中的氛围也变得微妙起来。
刘畅见皇帝没有丝毫要开口的意思,在心中思索了片刻,这才问道: “不知皇上此次召见老臣前来所为何事?” “为何事?” 皇帝嘴角划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缓缓出声: “自然是为了禹州。
” 刘畅闻言点了点头,仿佛没有听出皇帝语气中的不悦,继续问道: “是因为前些日子镇国公请求的增粮一事?” “前些日子?” 皇帝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可眼神却已经冷了下来。
“看来老师当真是年纪大了,连盛京城下的事情也不知晓。
” 刘畅仿佛没有听出话中的试探和不满,捋着花白的胡子呵呵一笑,顺着他的话说了下去: “是啊,老臣今年已经七十了,赋闲家中后便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然消息闭塞。
” 说到这里,刘畅突然叹了一口气,似是怀念着什么。
“想当年,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