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妖和尚
关灯
小
中
大
朱元璋微微点头,神色转为严肃,缓缓道:“朕也知道,你心中对允炆被立为储君一事,难免有所不满。
但允炆生性仁厚善良,心怀天下,更适合治理这太平盛世。
你身为皇叔,肩负辅佐之责,定要全力扶持他,保我大明万世基业永固。
”朱棣心中虽如翻江倒海,满是不甘,可面上却依旧恭顺,立刻应道:“儿臣定当谨遵父皇旨意,竭尽全力辅佐皇太孙。
” 然而,待他转身,踏出御书房的那一刻,一阵凉风裹挟着寒意,如利刃般割过朱棣的面庞。
他下意识地裹紧身上的披风,那绣着金龙的锦缎此刻却无法为他增添丝毫暖意。
朱棣缓缓抬眼,望向那高耸入云、仿佛直插天际的宫墙,每一块砖石都似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威严。
在这一瞬,他只觉自己仿佛深陷于一个无形且坚不可摧的牢笼之中,四周皆是冰冷的壁垒,无路可逃。
自边关至京都,他率领铁骑没日没夜地奔袭,马蹄扬起的尘土仿佛还在眼前弥漫,心中满怀着壮志,以为此番归来,是父皇朱元璋有意命他夺嫡,开启一番新的霸业。
可怎奈踏入御书房,听到的却是父皇温言安抚,让他守好边疆的话语。
他不甘心,在心底无数次奋力挣扎,试图冲破这命运的罗网,可每一次的反抗,都似让那枷锁愈发紧固,深深嵌入血肉之中,似乎自己永远也无法挣脱这既定的安排,只能在这历史的洪流中,随波逐流,任人摆布。
回到边关之后,朱棣深居营帐,整日神色凝重,郁郁寡欢之态尽显。
营帐中的装饰简单却不失威严,虎皮铺就的座椅之上,朱棣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不甘与落寞。
他的谋士道衍和尚,平日里便对朱棣的心思洞察入微,见此情形,心中已然明了几分,遂轻步踏入朱棣的书房。
书房内烛火摇曳,案几上堆满了兵书与战报,道衍和尚双手合十,轻声问道:“王爷,观您近日愁容满面,究竟是为何事烦恼?”朱棣听闻,缓缓抬起头,目光中透着深深的无奈,长叹一声道:“父皇虽言辞间安抚于我,可这皇位,终究如镜花水月,与我无缘。
我朱棣空怀匡扶天下之抱负,一身文韬武略,却被困于这边关,不得施展。
”道衍和尚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王爷,这天下大势,犹如沧海之波,变幻莫测,绝非一成不变。
您且看如今朝堂之上,表面风平浪静,实则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波谲云诡。
依臣之见,只要王爷心中有此宏愿,这皇位,并非遥不可及之物。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棣听闻此言,心中似有惊涛骇浪翻涌,原本深邃的眼眸之中,瞬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犹豫。
他缓缓站起身来,宽大的袍袖随着动作轻轻摆动,犹如夜幕下缓缓起伏的黑色波涛。
在这略显局促的书房内,他开始来回踱步,脚步略显沉重,每一步落下,仿佛都在丈量着眼前局势的艰难与复杂。
须臾,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凝重,仿若从胸腔最深处挤出:“话虽如此,可父皇已然对我有了防备之心,我如今一举一动皆在他严密的注视之下,稍有差池,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般情形下,又能有何作为?”道衍和尚见状,向前迈了一步,脸上浮现出一抹神秘莫测的笑容,仿若洞悉了世间一切机密。
他微微俯下身,压低声音,仿若生
但允炆生性仁厚善良,心怀天下,更适合治理这太平盛世。
你身为皇叔,肩负辅佐之责,定要全力扶持他,保我大明万世基业永固。
”朱棣心中虽如翻江倒海,满是不甘,可面上却依旧恭顺,立刻应道:“儿臣定当谨遵父皇旨意,竭尽全力辅佐皇太孙。
” 然而,待他转身,踏出御书房的那一刻,一阵凉风裹挟着寒意,如利刃般割过朱棣的面庞。
他下意识地裹紧身上的披风,那绣着金龙的锦缎此刻却无法为他增添丝毫暖意。
朱棣缓缓抬眼,望向那高耸入云、仿佛直插天际的宫墙,每一块砖石都似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威严。
在这一瞬,他只觉自己仿佛深陷于一个无形且坚不可摧的牢笼之中,四周皆是冰冷的壁垒,无路可逃。
自边关至京都,他率领铁骑没日没夜地奔袭,马蹄扬起的尘土仿佛还在眼前弥漫,心中满怀着壮志,以为此番归来,是父皇朱元璋有意命他夺嫡,开启一番新的霸业。
可怎奈踏入御书房,听到的却是父皇温言安抚,让他守好边疆的话语。
他不甘心,在心底无数次奋力挣扎,试图冲破这命运的罗网,可每一次的反抗,都似让那枷锁愈发紧固,深深嵌入血肉之中,似乎自己永远也无法挣脱这既定的安排,只能在这历史的洪流中,随波逐流,任人摆布。
回到边关之后,朱棣深居营帐,整日神色凝重,郁郁寡欢之态尽显。
营帐中的装饰简单却不失威严,虎皮铺就的座椅之上,朱棣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不甘与落寞。
他的谋士道衍和尚,平日里便对朱棣的心思洞察入微,见此情形,心中已然明了几分,遂轻步踏入朱棣的书房。
书房内烛火摇曳,案几上堆满了兵书与战报,道衍和尚双手合十,轻声问道:“王爷,观您近日愁容满面,究竟是为何事烦恼?”朱棣听闻,缓缓抬起头,目光中透着深深的无奈,长叹一声道:“父皇虽言辞间安抚于我,可这皇位,终究如镜花水月,与我无缘。
我朱棣空怀匡扶天下之抱负,一身文韬武略,却被困于这边关,不得施展。
”道衍和尚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王爷,这天下大势,犹如沧海之波,变幻莫测,绝非一成不变。
您且看如今朝堂之上,表面风平浪静,实则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波谲云诡。
依臣之见,只要王爷心中有此宏愿,这皇位,并非遥不可及之物。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棣听闻此言,心中似有惊涛骇浪翻涌,原本深邃的眼眸之中,瞬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犹豫。
他缓缓站起身来,宽大的袍袖随着动作轻轻摆动,犹如夜幕下缓缓起伏的黑色波涛。
在这略显局促的书房内,他开始来回踱步,脚步略显沉重,每一步落下,仿佛都在丈量着眼前局势的艰难与复杂。
须臾,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凝重,仿若从胸腔最深处挤出:“话虽如此,可父皇已然对我有了防备之心,我如今一举一动皆在他严密的注视之下,稍有差池,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般情形下,又能有何作为?”道衍和尚见状,向前迈了一步,脸上浮现出一抹神秘莫测的笑容,仿若洞悉了世间一切机密。
他微微俯下身,压低声音,仿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