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左宗棠

关灯
    等,极大提升了清军的战斗力。

     这天,刘松山前来汇报:“大人,前方发现阿古柏的精锐骑兵,他们擅长突袭,我们该如何应对?” 左宗棠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以火炮为掩护,步兵结成方阵,抵挡骑兵冲击。

    同时,派小股骑兵迂回包抄,断其退路。

    松山,你率精锐骑兵从左翼迂回,记住,不可恋战,速断其粮草补给线,扰其军心。

    ” 刘松山领命而去。

    战斗打响,阿古柏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但清军早有准备,火炮轰鸣,弹如雨下,骑兵纷纷倒下。

     步兵方阵紧密相连,长枪如林,让骑兵难以突破。

    迂回的清军骑兵成功切断了敌军退路,阿古柏军阵脚大乱,最终全线溃败。

     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征战,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

    他还推动新疆建省,加强了中央对新疆的管辖,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他鼓励百姓种植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传授先进的耕种技术,兴修水利设施,改善灌溉条件。

    在文化教育方面,他兴办学校,推广儒家文化,培养了大批人才。

     然而,命运并未就此放过左宗棠。

    他回京后,又卷入了中法战争的漩涡。

    朝廷内部主和派与主战派争论不休,左宗棠力主抗战。

     “法兰西不过是虚张声势,若此时求和,不仅丢了颜面,还会让列强更加轻视我们。

    我们必须一战,扞卫国威!”左宗棠在朝堂上慷慨陈词。

     主和派大臣反驳道:“左公,法国船坚炮利,我们贸然开战,岂不是以卵击石?” 左宗棠拍案而起:“怕战不战,才是真正的亡国之道!冯子材老将军在镇南关都能大败法军,我们为何要自乱阵脚?只要将士用命,百姓齐心,何惧之有?” 为了支援台湾抗法,左宗棠派麾下将领王德榜率恪靖定边军奔赴前线。

    王德榜在镇南关战役中,与冯子材密切配合,采用“抄袭敌后,夹攻中路”的战术,大败法军。

    此役极大地鼓舞了清军士气,扭转了中法战争的局势。

     但主和派势力强大,最终还是签订了《中法新约》。

    左宗棠得知后,气得吐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丧权辱国,和谈误国!” 光绪十一年,左宗棠在悲愤中离世。

    他的一生,都在为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而奔波,从平定太平天国,到收复新疆,再到抗击外敌。

    他是一个孤独的英雄,在历史的长河中,独自面对着诸多艰难险阻,虽未能彻底改变晚清的命运,但他的功绩与精神,却永远铭刻在华夏大地上。

     喜欢世界名人史请大家收藏:()世界名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