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个有点本事的人物。

    若他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景隆帝也断然不会因为喜爱就把国家大事交给他。

    比如三皇子与四皇子,也很得景隆帝喜欢,只是一个长于文学,一个长于禅道,景隆帝便极少交付政事于他们。

     而五皇子的伴读李庆根也沾光升迁,现如今做了大内侍卫,这倒也不算什么;李庆根的爹李尚道,当年乃是榜眼出身,如今做着正三品的京官,又出身侯府,很是不坏。

     最妙的是,这李氏父子,跟五皇子这边的关系,要比跟太子亲近许多。

     因为这李家,乃是五皇子妃的娘家,那跟太子可就没什么关系了。

     五皇子永澹拼着跟大皇子闹僵的风险,拉下来一个巡盐御史,是瞧准了要给自己老丈人谋下这个差事来。

     这李福臣的贪腐是他查出来的。

    况且五皇子永澹很会做人,他又不是直奔着兄长的门人去查,而是坦坦荡荡查治河的事情,顺藤摸瓜逮着这么一个蛀虫。

    谁也不能怀疑他的用心,谁也无法批评他的动机。

    这桩事真是丝毫不落人话柄,办得漂亮极了!站在五皇子的角度来看,这事儿称得上是“如有神助”。

     景隆帝自然更不会用阴谋来想这个初有建树的儿子,所以判了李福臣秋决之后,他在考虑填补的人选时,很是看重五皇子永澹的意见。

     “儿子初涉政事,托赖父皇洪福,又有刑部冷大人相助,这才侥天之幸,破获这起贪腐大案。

    ”东暖阁的小奏对中,五皇子永澹欠着身子坐在东边列椅第三位,谦虚道:“说到朝廷的官职升迁,儿子年少,如何敢妄言?” 他上首的大皇子永清冷嗤一声。

     景隆帝笑道:“你是个知礼的。

    立了大功却不居功自傲,在你这个年纪,那也是很难得的了。

    ”他对儿子们一向严峻,像这样直接的夸奖,真是极为罕见的,更何况还当着几位重臣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