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2(4)

关灯
     红海紧张局势加剧之际,伊朗军舰进入红海! 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当地时间1日报道,在红海紧张局势加剧之际,伊朗的“厄尔布尔士”号军舰已经穿过曼德海峡,进入红海。

     据报道,伊朗海军设立了3个远洋司令部,分别负责监督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军任务。

     报道称,2022年11月,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会见伊朗海军多位指挥官和官员时曾强调,伊朗海军需要加强和维持其在国际水域的存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哈梅内伊还强调,伊朗海军需要增强其作战能力和防御设备,并继续在偏远和国际水域航行。

     据路透社报道,“厄尔布尔士”号军舰任务的细节及其进入红海的时间尚未被透露。

    据报道,自2009年以来,伊朗军舰一直在公海作业,以确保航线安全、打击海盗并执行其他任务。

     另据报道,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后,也门胡塞武装以支持巴勒斯坦为由在红海连续袭击所谓“关联以色列”的货船,红海局势骤然紧张。

    美国宣布与部分国家成立护航联盟,以应对胡塞武装在红海水域的袭击。

    美国中央司令部2023年12月31日说,美军当天在红海水域击沉三艘袭扰商船的胡塞武装船只。

     中国援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医疗队——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 去年9月,中国(江苏)第三十二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结束为期一年的任务回国。

    在为医疗队举办的欢送会上,奔巴岛阿卜杜拉·姆才医院院长拉希德动情地说:“中国援外医疗队员跟我们当地医务人员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朋友间的关系,是兄弟、是姐妹。

    希望我们的情谊永远延续下去。

    ” 1964年8月,来自中国的一支援外医疗队跨越近万公里,历经10余天抵达非洲坦桑尼亚东部的桑给巴尔岛,由此展开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中坦医疗合作。

    近60年时间里,一批批中国医疗队队员来到这座美丽的非洲热带小岛,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谱写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生动诠释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真诚愿望与责任担当。

     “大家都说中国医生医术好” 走进中国医疗队在桑给巴尔岛的驻地小院,印有“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横幅格外醒目。

    2022年9月,来自江苏省泰州市的第三十二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抵达这里,开始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工作。

    医疗队成员共21人,分为两队,分别在桑给巴尔岛纳兹莫加医院和奔巴岛阿卜杜拉·姆才医院工作。

     一个周末清晨,记者跟随中国医疗队从驻地出发,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位于桑给巴尔岛最南端的马昆杜奇区医院。

    短短十几分钟里,内科、外科、眼科、妇产科、口腔科等8个临时科室准备就位——这是中国医疗队结合当地卫生部门需求开展的一次义诊。

     “听说今天有中国医生来义诊,我的老师早早就带着我和同学来了。

    大家都说中国医生医术好!”17岁的女高中生考萨尔坐在医疗队眼科医生董莉莉面前等候检查。

     因为眼睛一直不舒服,考萨尔经常视线模糊。

    “向上看,向下看,向左看……”董莉莉一边拿起设备检查女孩的眼睛,一边用简单的斯瓦希里语与她沟通。

     “结膜有点发炎,我给你开两种药。

    ”董莉莉给考萨尔开了氧氟沙星滴眼液和红霉素眼膏,并在药盒上写下每种药的使用方法。

     医疗队队长赵小军向记者介绍,桑给巴尔地区医疗条件落后,资源分布不均衡,当地民众常常面临缺医少药的困难。

    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地“看病难”问题,医疗队经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开展义诊活动,向有需要的患者发放治疗药品,受到当地民众欢迎。

    碰到病情复杂的患者,医疗队队员还会帮助他们联系到医疗队日常驻扎的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时近中午,等候室外排起了长队。

    当地卫生部门官员哈立德穿梭在人群中,引导前来看病的患者去相应的诊室。

    忙碌的间隙,哈立德告诉记者,他已经在非中医疗卫生合作领域工作14年了,与十多个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合作过,接触过不少非中医疗卫生合作项目,也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我为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感到骄傲。

    ” 在桑给巴尔期间,像这样深入当地社区的义诊活动已经开展了20多次。

    包括义诊在内,医疗队累计为当地病患提供医疗服务6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