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6(1)

关灯
    桥局承建的杭衢铁路外塘畈隧道在杭州建德顺利贯通,标志着杭衢铁路全线38座隧道全部贯通,为杭衢铁路开通运营奠定了基础。

     隧道所在的杭衢铁路(建衢段)是中国首条采用“PPP+EPC”模式运作的高铁项目,由中国铁建铁四院牵头的社会资本方主导项目投资和工程总承包建设,并委托上海铁路局代建,是浙江省大通道建设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

     当日贯通的外塘畈隧道是杭衢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长278.05m,设计时速250km/h,为双线有砟轨道隧道。

    隧道以48°夹角下穿运营速度100km/h双向六车道的杭新景高速公路填方路基段,下穿高速段长85m,覆土厚度仅5.6~6m。

    隧道所处地段地质条件复杂,穿行于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节理裂隙发育,为高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极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保证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参建单位多次组织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为组长的专家研讨会,科学制定进、出洞施工方案、安全管控专项方案、下穿杭新景高速公路施工期专项交通组织方案等,施工过程中采用四步CRD工法,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尽可能减小开挖施工对隧顶高速公路的影响。

    隧道施工以来,杭新景高速公路始终保持着正常交通的通行状态,基本实现了隧道下穿施工时对杭新景高速公路运营零干扰的预期目标。

     据悉,杭衢铁路建成后将实现衢州到杭州多点、多通道连接,对缓解沪昆铁路运输压力,支撑杭州西站枢纽发展,推动杭衢同城化,助力浙西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完) 严复先生回归“母校”船政学堂 中新网福州1月6日电(吴丹红)落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严复雕像,历经两次迁移,6日“回归”严复的求学之地——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的船政学堂。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侯官是福州古称),近代着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用《天演论》等一系列译着,唤起国人救亡图存意识,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1871年,严复以最优等的成绩毕业于船政学堂,为该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先后在“建威”“扬武”两舰船实习和工作。

     “船政是福州的历史骄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回到马尾这片土地,纪念这位‘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人’,感到非常荣幸和神圣。

    ”在当日于中国船政文化城格致园举行的严复雕像揭幕仪式上,严复后人严以振激动地说道。

     严复雕像落成于1991年,8年前,严复雕像从福州鼓山下院环岛处迁移到马尾马江渡广场,2023年9月,再次迁移至中国船政文化城格致园。

    经过环境布置及按原型技术重新安放,雕像于6日正式揭幕,今后将成为船政文化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严复雕像由十余块巨型花岗岩构成,总高11.5米,重约50吨,上有严复孙女严倬云新题“严复”二字。

    雕像背倚莺脰山,左右是船政前学堂、后学堂旧址,面朝船政旧址和闽江。

    雕像背后的“一座学堂引领一个时代”巨幅标语,既体现船政学堂的历史成就,也是船政学子严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精神的映射。

     福建船政文化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船政学堂是严复先生的求学之地,他一生的思想与成就从这里起步。

    为更好地纪念严复、学习严复、弘扬严复的思想和精神,我们请严复先生正式回‘母校’。

    ” 该名负责人透露,接下去将着手打造严复文化广场、建设严复思想报告厅和文献资料室、设计严复研学线路等,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学习严复思想,推动船政“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促进两岸民间交流合作。

     马尾区政协有关负责人表示,马尾区将以严复先生雕像落成为契机,深入开展严复思想文化研究,探寻严复思想孕育、形成过程及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彰显船政文化在近代中华民族探索复兴之路上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传承船政文化,弘扬船政精神,讲好新时代严复故事、船政故事。

     揭幕仪式结束后,主题为“严复思想研究与传播”的座谈会在中国船政文化城格致园议事厅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严复思想的研究与传播展开讨论。

    (完) 喜欢地球online速览请大家收藏:()地球online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