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2(4)
关灯
小
中
大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最先进的治疗”
24岁的沙哈尔·菊玛曾是个活泼爱美的姑娘。
不幸的是,巨大的卵巢囊腺瘤导致菊玛的腹部不断隆起,严重影响她的生育和健康。
在当地医生建议下,菊玛来到纳兹莫加医院寻求中国医生的帮助。
徐信兰是中国医疗队的妇产科医生。
在给菊玛进行细致检查并同相关科室完善手术方案后,徐信兰决定实施微创手术,摘除肿瘤,保住卵巢。
手术室条件简陋,这对医生是极大的考验。
最终,在医疗队多个科室的密切协作下,手术顺利完成。
菊玛高兴地表示:“感谢中国医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最先进的治疗。
” 对于第三十二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来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妇产科医生史晓莹在阿卜杜拉·姆才医院经历“生死时速”,为一名出现先兆子宫破裂的产妇成功手术;五官科医生钱剑、薛佳和麻醉科医生蒋金华,在两天时间里与当地医生一起完成了40台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手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国医生的敬业精神和精湛医术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信任,收获了他们的真诚感谢。
口腔科医生盛磊曾收到这样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个颌面部骨折患者手术成功后,为了表示对盛磊和医疗队的感谢,带着自家养了几个月都舍不得吃的公鸡,坐了近8个小时的船来感谢医生,“没有中国医生高超的手术,我不可能恢复得这么快。
”盛磊婉拒了礼物,内心却很感动,“这次经历让我充分感受到援外医疗工作的意义所在。
” 去年9月,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接见医疗队,向全体队员颁发奖章及纪念证书,表彰他们作出的贡献。
姆维尼表示,医疗队为桑给巴尔人民的健康和桑中友谊作出了突出贡献,医疗队带来的新技术以及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帮助桑给巴尔人民解除病痛、护佑健康,促进了桑给巴尔医疗水平的提升,“感谢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桑给巴尔卫生事业发展的援助。
” “对我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有很大帮助” 从第一台X光机、CT设备,再到目前整个桑给巴尔地区唯一一台核磁共振机,纳兹莫加医院影像科的设备物资都来自中国捐赠。
不久前,影像科还增添了远程视频设备。
通过远程技术,中国医疗队可以对接中国国内优质医疗资源,对当地复杂病例进行在线会诊。
桑给巴尔地区现有的5名影像科医生,就是在一批批中国医疗队队员的带教下成长起来的。
穆尔哈特从医学院毕业后来到纳兹莫加医院工作。
他经常与医疗队影像科医生杨维柘一起阅片讨论。
每次遇到拿不准的地方,穆尔哈特就会向杨维柘请教,学到了很多先进技术和诊断方法,诊断水平也有了许多进步。
杨维柘表示,尽管平时工作量大,转诊和会诊疑难病例多,但他总是抽出时间和当地影像科医护人员交流研讨,介绍中国先进诊断技术,“争取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中国医疗队在桑给巴尔组织多期线下多学科知识培训和技术带教,“手把手”传授先进技术,交流诊疗心得。
医疗队队员除了分享专业知识,介绍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还带着当地医院的医生到临床参与实际诊疗,指导他们如何检查患者、制订治疗计划,以及与患者有效沟通。
培训中,当地医生常常被中国医生的精湛技术和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
去年8月,在中国医疗队的帮助下,位于桑给巴尔岛的中非对口合作医院基文吉区医院成功组织了该院第一例腹腔镜手术。
术中,主刀医生赵小军边操作边详细讲解每个环节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医院负责人塔米姆说:“中国医疗队的每一次现场培训和每一次带教手术,都很宝贵,对我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有很大帮助。
” 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是中国政府向非洲派出的第二支援外医疗队。
自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队起,60多年来,中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队员3万人次,累计诊治患者2.9亿人次,超过2000人次荣获受援国国家级荣誉……目前,中国(江苏)第三十三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员已经接力开始工作,新的造福当地民众之旅已经开启,新的动人篇章正在书写。
喜欢地球online速览请大家收藏:()地球online速览
不幸的是,巨大的卵巢囊腺瘤导致菊玛的腹部不断隆起,严重影响她的生育和健康。
在当地医生建议下,菊玛来到纳兹莫加医院寻求中国医生的帮助。
徐信兰是中国医疗队的妇产科医生。
在给菊玛进行细致检查并同相关科室完善手术方案后,徐信兰决定实施微创手术,摘除肿瘤,保住卵巢。
手术室条件简陋,这对医生是极大的考验。
最终,在医疗队多个科室的密切协作下,手术顺利完成。
菊玛高兴地表示:“感谢中国医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最先进的治疗。
” 对于第三十二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来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妇产科医生史晓莹在阿卜杜拉·姆才医院经历“生死时速”,为一名出现先兆子宫破裂的产妇成功手术;五官科医生钱剑、薛佳和麻醉科医生蒋金华,在两天时间里与当地医生一起完成了40台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手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国医生的敬业精神和精湛医术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信任,收获了他们的真诚感谢。
口腔科医生盛磊曾收到这样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个颌面部骨折患者手术成功后,为了表示对盛磊和医疗队的感谢,带着自家养了几个月都舍不得吃的公鸡,坐了近8个小时的船来感谢医生,“没有中国医生高超的手术,我不可能恢复得这么快。
”盛磊婉拒了礼物,内心却很感动,“这次经历让我充分感受到援外医疗工作的意义所在。
” 去年9月,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接见医疗队,向全体队员颁发奖章及纪念证书,表彰他们作出的贡献。
姆维尼表示,医疗队为桑给巴尔人民的健康和桑中友谊作出了突出贡献,医疗队带来的新技术以及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帮助桑给巴尔人民解除病痛、护佑健康,促进了桑给巴尔医疗水平的提升,“感谢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桑给巴尔卫生事业发展的援助。
” “对我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有很大帮助” 从第一台X光机、CT设备,再到目前整个桑给巴尔地区唯一一台核磁共振机,纳兹莫加医院影像科的设备物资都来自中国捐赠。
不久前,影像科还增添了远程视频设备。
通过远程技术,中国医疗队可以对接中国国内优质医疗资源,对当地复杂病例进行在线会诊。
桑给巴尔地区现有的5名影像科医生,就是在一批批中国医疗队队员的带教下成长起来的。
穆尔哈特从医学院毕业后来到纳兹莫加医院工作。
他经常与医疗队影像科医生杨维柘一起阅片讨论。
每次遇到拿不准的地方,穆尔哈特就会向杨维柘请教,学到了很多先进技术和诊断方法,诊断水平也有了许多进步。
杨维柘表示,尽管平时工作量大,转诊和会诊疑难病例多,但他总是抽出时间和当地影像科医护人员交流研讨,介绍中国先进诊断技术,“争取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中国医疗队在桑给巴尔组织多期线下多学科知识培训和技术带教,“手把手”传授先进技术,交流诊疗心得。
医疗队队员除了分享专业知识,介绍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还带着当地医院的医生到临床参与实际诊疗,指导他们如何检查患者、制订治疗计划,以及与患者有效沟通。
培训中,当地医生常常被中国医生的精湛技术和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
去年8月,在中国医疗队的帮助下,位于桑给巴尔岛的中非对口合作医院基文吉区医院成功组织了该院第一例腹腔镜手术。
术中,主刀医生赵小军边操作边详细讲解每个环节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医院负责人塔米姆说:“中国医疗队的每一次现场培训和每一次带教手术,都很宝贵,对我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有很大帮助。
” 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是中国政府向非洲派出的第二支援外医疗队。
自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队起,60多年来,中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队员3万人次,累计诊治患者2.9亿人次,超过2000人次荣获受援国国家级荣誉……目前,中国(江苏)第三十三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员已经接力开始工作,新的造福当地民众之旅已经开启,新的动人篇章正在书写。
喜欢地球online速览请大家收藏:()地球online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