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灯
    凶手进行强暴时,是采取后入式体位。

    这是一个颇有意味的姿势。

    它象征着凶手在行凶时,渴望征服的快感。

    那么他在现实中,多半会是一个失败者。

     将不正常的性虐杀行为作为发泄对社会仇恨的方式,这意味着凶手很可能是一个与女性无法建立正常联系的人,而这种人往往在一个缺乏女性关怀的环境中生活。

    同时,具有这种性心理的人年龄不会太大。

    因此,凶手应该是男性,年龄不会超过25岁,家中没有女性长辈,或只有兄弟,具有挫败的人生经历。

     关于案发地点。

    建筑工地的顶层,诚然是满足凶手征服城市心理的好地点,同时也意味着他对于这类场所的熟悉。

    因此,凶手应该是一个在建筑工地有从业经验的人。

    而这样一个性心理异常的低收入者,可能去过某些色情场所。

    他的经济能力不允许他去嫖娼,比较合适的地方是那些低档的、常常在午夜之后放黄色录像的录像厅。

     而尸检又表明,其中一个被害人左手的指甲撕裂,在其尸体仰卧位置附近发现的断离的指甲中,发现了不属于被害人的皮肤组织。

    这很有可能是在与凶手的反抗过程中所造成的。

    如果是从背后挣扎,那么被害人的双手能够接触到的部分,最大可能就是凶手的双手。

    既然指甲是被撕裂的,也就意味着指甲在划破凶手皮肤时,肯定是与某种坚硬的物品接触后发生撕裂的。

    而这种坚硬物品极有可能是一块金属质地的手表。

     一个在建筑工地从业的人,戴一块金属质地的手表,这本身就有点不同寻常。

    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想表现出他的与众不同。

    那他就应该是一个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人。

    在建筑工地打工具有一定文化有人生挫败的经历年龄不超过25岁。

    最贴切的答案是:一个来自农村的高考落榜生。

    如果是这样一个人,那他一定还有其他的方式来表现他与其他民工的差别。

    例如一件区别于沾满水泥的工作服的白衬衫。

    那么,他就是一个短发、偏瘦、戴眼镜、有一件白色衬衫、左手腕戴块金属手表的人。

     方木讲述完自己的理由之后,专案组的干警们一片沉默,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复杂的表情。

    的确,当推理的过程被一步步抽丝剥茧般再现以后,破案似乎是一件水到渠成、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而这个过程,又有几人能准确地迈出第一步呢?之后,方木几乎成了景城市公安局的“顾问”。

    在他的协助下,一共破获了一起绑架案、一起敲诈勒索案、两起杀人案。

    在上述案件中,方木对犯罪嫌疑人的特征描述对案件的侦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听完这个故事,邓伟有些将信将疑地问道:“那个叫方木的学生,他在给犯罪嫌疑人画像?”丁树成点点头,笑着凑过来,表情神秘地对邓伟说:“你知道罗纳尔多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前锋,而郝海东就不能吗?天赋!这家伙有察觉犯罪的天赋。

    ” 现在,邓伟就要去找这个据说有察觉犯罪天赋的家伙:方木。

     2、独自罚球的男生 邓伟驱车来到青大研究生处,查出方木住在南苑五舍B座313寝室,可是到了宿舍楼却扑了个空,同他住一个寝室的男生说方木去打篮球了。

    邓伟问方木长什么样。

    男生笑笑说:“你不用问他的长相。

    你只要看见一个独自在球场上练罚球的人,那就肯定是方木。

    ” 篮球场位于校园的西南角,邓伟留心寻找着那个独自练习罚球的男孩。

    在场地最边缘的一块球场上,有一个男孩站在罚球线上,扬起手,篮球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准确地落在篮框中。

    邓伟走到场地边,看着男孩一遍遍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男孩的动作标准、优美,出手的篮球几乎无一落空。

     突然,男孩目不斜视地冷冷问:“有事么?”邓伟有些猝不及防,男孩的眼神冷漠、疲倦,却又锐利无比,脸色潮红,脸颊深陷,下巴显得尖尖的。

    他尴尬地清清嗓子说:“你叫方木吧?你……你认识丁树成吧?”方木捧着篮球,转过身盯着邓伟问:“你是警察?”说完,不等邓伟回答,就径自走向球场边的长椅。

    邓伟也跟着走过去坐下。

     旁边的长椅上放着一个很旧的书包,方木从里面拿出一包面巾纸,抽出一张擦擦脸,又掏出眼镜戴上,脸上毫无表情地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邓伟从皮包里拿出一沓资料,递给了方木,自我介绍说:“我是市局刑警队的,我叫邓伟。

    今年三月份以来,本市连续发生了三起入室杀人案。

    这是这三起案子的一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