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宁烽火:税乱、边患与权斗

关灯
    大人,不如我们暗中挑唆大宁城内的商户,让他们联名上书,状告朱权干预民生经济,扰乱市场秩序,这样既不显得我们直接针对他,也能让朝廷对他产生不满。

    ”景清停下脚步,思索片刻后说:“此计虽妙,但务必确保那些商户不会供出我们,如今朝廷严查结党营私,我们不能留下任何把柄。

    我在朝中多年,深知陛下对官员朋党的厌恶,绝不能因这点小事毁了前程。

    ”陈瑛连忙点头:“大人放心,我办事您还不放心吗?那些商户我都已经安排妥当,他们只知道是为了自身利益,绝查不到我们头上。

    ”景清微微点头,眼中透露出一丝满意,但随即又陷入沉思,他深知朱权绝非等闲之辈,这次行动必须万无一失,否则自己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一边,营州三护卫军营中,烈日高悬,地面被晒得滚烫。

    赵渊身着黑色铠甲,铠甲上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腰间长剑随着他的走动发出清脆声响。

    他出身行伍世家,自幼习武,性格豪爽,重情重义,此刻正忙碌地穿梭于士兵之间,大声呼喊着:“兄弟们,加把劲!练好本领,才能保家卫国,让大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他的声音洪亮,仿若洪钟,在整个军营中回荡。

     在火器训练区域,赵渊亲自挑选的老兵教官正手把手地教导士兵。

    赵渊站在一旁,眼神专注地看着士兵们操作,不时上前纠正动作。

    他深知火器在战场上的巨大作用,但火器操作复杂且危险,丝毫马虎不得。

     对于兵书研习,赵渊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每周固定时间,士兵们整齐地围坐在一起,赵渊亲自讲解《武经七书》,他结合大宁的实际地形和以往作战案例,讲得绘声绘色,士兵们听得全神贯注,不时有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热烈讨论。

     此外,赵渊还注重军队的编制优化。

    他根据士兵的身体素质、战斗技能和性格特点,将他们合理分配到不同的战斗小组,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和任务。

    他与地方官府密切合作,确保粮草、兵器等物资的充足供应和及时调配,还建立了完善的医疗救助体系,配备专业军医。

    在军事礼仪方面,他定期组织士兵进行礼仪训练,培养他们的纪律意识和荣誉感。

     他看着士兵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张校尉,你觉得这实战演练之法真的能提升我们的战斗力吗?”赵渊问身旁的张校尉。

    张校尉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将军,这法子虽传统,但咱们结合了大宁边境地形和敌军特点,这几天训练下来,兄弟们配合得比以前默契多了。

    只是听说朝廷对练兵方法也有新的规范,将领选拔、士兵征调都有新章程,咱们还得不断调整。

    ”赵渊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随即陷入短暂的沉思。

    少顷,他目光坚定起来,说道:“我打算先让各营选出几个精锐小队,按照传闻中朝廷可能推行的新规范进行特训。

    同时,整理咱们以往练兵的成效和问题,对比新规范,分析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保留。

    另外,安排擅长文书的士兵,随时记录训练中的数据和情况,以便向朝廷汇报。

    ” 不久后,赵渊进宫向朱权汇报练兵计划。

    朱权坐在书房主位,神色专注地听着,不时微微点头。

    待赵渊说完,朱权开口道:“赵将军,练兵之事关系重大,不仅关乎大宁安危,更关乎朝廷对本王的看法。

    你这计划甚为周全,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朝廷规制,不可有丝毫懈怠。

    如今朝廷对藩王军队管控极严,稍有差池,便是大祸。

    ”赵渊拱手行礼道:“王爷放心,末将定当全力以赴,确保练兵之事顺利推进。

    只是新规范中对火器使用和兵书研习的要求颇高,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时间,还望王爷能给予支持。

    ”朱权思索片刻后说:“本王会从王府库中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购置火器和兵书。

    另外,可挑选一些聪慧的士兵,送往应天学习最新的军事理念,学成归来后再传授给其他将士。

    ”赵渊再次行礼,感激道:“王爷深谋远虑,末将定不负王爷所托。

    ” 在王府内,朱权又召集了几位大宁本地的谋士,共同商讨应对朝廷审查和外敌威胁的策略。

    大厅内气氛凝重,众人围坐在一起,神色严肃。

     “诸位,如今大宁内忧外患,我们必须想出万全之策。

    而且朝廷如今制度不断完善,对藩王管控更严,我们行事处处受限。

    ”朱权神色凝重地说道。

    一位年轻的谋士站起身,略带急切地说:“王爷,依我看,咱们不能再这么被动,直接上书朝廷,陈明大宁的难处和发展规划,说不定能争取到一些自主之权。

    ”话还未说完,一位年长的谋士便冷哼一声,缓缓道:“年轻人,莫要如此冲动。

    陛下如今对藩王猜忌甚深,咱们主动上书,稍有不慎,便是引火烧身。

    再者,儒家倡导‘君君臣臣’,臣子当恪守本分,不可僭越,咱们行事当以忠君为首要。

    ”年轻谋士一听,虽满脸不服,但还是强忍着坐了下来,嘴里小声嘟囔:“我也只是为大宁着想,并非僭越。

    ”朱权抬手示意他们安静,神色温和地说道:“两位所言都有道理,咱们共商对策,便是要各抒己见。

    只是行事确实得万分小心,不可莽撞。

    ”随后,众人又围绕与外族贸易、练兵等事宜展开了激烈讨论,朱权不时参与其中,调解着众人的争论,同时也在心中权衡着各种方案的利弊。

     这时,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