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朔风惊变:大宁军情急

关灯
    大宁,洪武二十七年,朔风裹挟着黄沙,在这片北疆军事重镇的上空呼啸。

    巍峨城墙矗立,士兵们目光警惕,紧握长枪,时刻防备北方草原。

     宁王府中,气氛凝重。

    朱权身着戎装,刚要与幕僚对着满桌军事地图商议布防,突然想到什么,停下动作,对身旁的侍从吩咐道:“去把长史请来,这般紧急事态,军政大事需他一同参详。

    ” 不多时,王府长史匆匆赶来。

    朱权见他进门,开口道:“长史,刚接到萧指挥使紧急军情通报,蒙古乃儿不花余部异动,恐侵扰边境。

    我正想召集各方商议应对,你常年处理王府事务,熟知朝廷规制,此事该如何妥善安排?” 长史微微欠身,神色恭谨却不失沉稳,思索片刻后说道:“王爷,依朝廷对藩王的管控,此次商议军事防御,一应决策不仅需详尽记录,还得由我先行审查。

    后续向朝廷上书,也由我负责呈递,确保符合朝廷政策。

    王爷若有决策,我也会依据职责,提出建议,以免朝廷生疑。

    ”朱权点头表示认可。

     恰在此时,王府管家匆匆进来,焦急通报:“王爷,萧指挥使求见,有紧急军情!” 朱权剑眉紧皱,沉声道:“快请!” 萧烬羽快步走进,大礼参拜后,神色严峻地说:“王爷,卑职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依监军职责参加边防军例行情报汇总会议。

    会上得知蒙古乃儿不花余部异动。

    自1390年乃儿不花被俘,其旧部分裂为多股势力,活跃在大宁边境的这一支,以几个千户为核心,内部矛盾重重又相互勾结。

    这些年草原频发旱灾,牧草匮乏,牲畜大量死亡,他们经济遭受重创。

    此次异动,很可能是在北方强大部落威逼利诱下,为获取生存资源,企图侵扰边境掠夺物资,试探我朝防御。

    ” “卑职得知消息后,即刻赶回锦衣卫驻地。

    北镇抚司指挥佥事听闻汇报,脸色瞬间阴沉。

    他来回踱步,反复质疑情报来源与准确性,细问每个线索细节,甚至要求我提供线人的详细身份信息、情报传递的隐秘接头地点等旁证。

    他这般严厉,一是担心情报有误影响仕途,二是想借此在锦衣卫内部权力斗争中占得先机。

    折腾许久,确认无误后,他才指示卑职按既定流程,获批后再将消息传达给边防军将领。

    ” “为保情报准确传递,卑职动用了锦衣卫独有的秘密暗号,与情报司同僚约定特殊通信方式,确保消息不被截获。

    这才将消息传递出去,如今他们已加强边境侦查。

    按惯例,卑职也将此事上报朝廷相关部门,特来向王爷通报,大宁安危在此一举,望王爷早做准备。

    ” 朱权点头,神色冷峻:“萧指挥使,此事关系重大,务必谨慎。

    后续有消息,严格按流程及时通报。

    ”待萧烬羽退下,朱权便与长史及幕僚展开商议。

     随后,朱权立即召集高级将领、后勤官员、谋士幕僚以及大宁当地豪族代表召开多轮军事会议。

     大宁豪族李家的家主李崇山率先发言:“王爷,我李家愿捐千石粮食,以助军需。

    这些年仰仗王爷守护大宁,我李家才能安稳经商。

    如今局势危急,我们也想为大宁出份力,若能借此获得朝廷更多的通商许可,拓展生意,那更是幸事。

    我李家私兵训练有素,可协助维持城内治安,我那次子如今就在卫所任职百户,必要时也能在军事调度上出份力,还望王爷恩准。

    ” 王家主也表态:“王爷,我王家愿提供马匹和工匠,助力修缮防御工事。

    我家子弟一直想在仕途有所发展,若此次能为大宁立功,还望王爷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我家三子自幼习武,如今在卫所中管理粮草辎重,若有需要,定当全力配合。

    ” 朱权听后,与长史交换了一下眼神,心中暗自思量,接受豪族支持虽能解大宁燃眉之急,但父皇朱元璋一向对藩王与地方豪族往来有所警惕。

    若接受,日后朝堂之上恐有人借此发难;若拒绝,大宁防御的物资和人力又难以迅速筹备齐全。

    权衡再三,朱权开口道:“诸位的心意本王领了,大宁百姓能有你们这样的贤达相助,实乃幸事。

    不过此事干系重大,待本王修书一封呈与父皇,说明情况,再做定夺。

    ” 朱权当晚便亲笔修书,详细陈述大宁面临的危机以及豪族的援助请求,同时分析了当前局势对国家财政可能产生的影响,如粮草调配、军费开支等。

    他还提到,若大宁防线不稳,恐对周边边疆地区的军事战略布局产生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