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就欣赏这样的人!

关灯
    耕牛、官犁,只怕是就不剩多少了。

    ” “还得欠!” 几个耆老埋怨起来,但碍于许泽比他们大部分屯户都要勤苦,不敢声音太大。

     唯一可以拿来说道的,便是许泽的百亩田,都在河边,他根本不怕这些。

     “好,我知道了,一天之内给诸位答复,请枣君安抚好诸位乡亲。

    ” 枣祗还想再劝,但看许泽态度坚决,便收声而笑,拱手告别。

     许泽又巡逛了一会,直奔工坊而去。

     …… “你的新欢呢?” 鄄城内,朴素黑袍、两撇胡须斑驳,眉宇颇有英气的戏志才询问郭嘉。

     “胡说什么?腌臜之词,粗鄙庸俗。

    ” 郭嘉一见他就烦。

     偏偏戏志才年岁虚长几年,还喜欢勾肩搭背,毫无行检,宛若山野村夫。

     “哈哈哈,我早叫你别去冀州,非不听。

    袁本初沽名钓誉、多谋无断、狼子野心,自其雒阳斩宦的事迹便可看出来,若换个痛快的人,阉宦早死一两年,何来董贼之乱?” 两人并肩而行,戏志才说完之后又恍然道:“哦,我听主公说了,董贼其实也是他引来的。

    ” “去年又主张推崇刘虞为帝?他袁氏一直就包藏了祸心啊。

    ” “嗯,”郭嘉轻笑,不置评价。

     毕竟,他和许泽的事迹广传,也只是为了“唯才是举”得以推行,如今全境皆知,他们越受宠信,则曹操的信用便越能得到推崇。

     前来归附的贤才也就会越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走,带我去看看那个许子泓,”戏志才笑道:“鄄城可有营伎、娼家?叫来府邸,我与奉孝、子泓,彻夜畅欢!” “没有,”郭嘉冷淡的回应道:“子泓从不享这些消愁泄志之事,我以后也不会了。

    ” 说完转身欲走。

     戏志才嬉皮笑脸的拉了他一把:“好好好,没有就没有,酒色令我消沉,我也早就戒酒了!带我去见见他,我有话与你们商谈。

    ” …… 阳谷军屯地。

     夕阳暮光之下,许泽在河岸边的一处木屋之前,沿溪流向挖了一口深井,旁边很多人都在围着看。

     戏志才和郭嘉到时,看背灼暮光的许泽正在和周围乡里交谈,于是快步走上去。

     “从此开始挖明渠,宽六尺即可,深三尺,具体的标准待几位大匠到来再精确划定。

    ” 许泽指了指溪流的方向,几乎是贯穿了整个阳谷军屯地,道:“溪井,沿此路径制竹管或陶罐为联通,每隔一里,深挖溪井,用于储水。

    ” “如此联通,根据坡度可得至少二十处溪井,过一段时日夏雨如瀑,济水支流将会暴涨,那时便可得井渠将水储藏起来,诸位所有的耕田,都能得到水源灌溉,无惧大暑!” “当真可以?” “这等同于挖深井啊,需要多少人力?” “多少人力都愿意,你没看许先生都亲自劳工了吗?” “先生,需要多少人手!请直接告知!” 许泽扫视人群,粗略计算后,道:“每个溪井处,需百名劳工用于挖掘、运材、下井砌墙,若是各位农忙不能得闲、农桑需要照料,那我可以请工坊的人来,可收成时候钱粮需要分一部分予他们为酬劳,如何?” “这,这当然好了!” 一群有威望的屯民首脑面面相觑,脸上都有喜色。

     若是以减税来混过今年的大旱,那明年呢?继续求州牧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