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岁六腑变化

关灯
    容量如大瓮,可盛水数升,括约肌强劲如铁闸,启闭自如,虽跑跳咳嗽,亦无渗漏。

    及老,膀胱肌肉萎缩如败絮,容量渐小如瓦罐,括约肌松弛如破绳,故常有尿频尿急之症。

    常见老者,日间如厕十余次,如候鸟迁徙,往返频繁;夜间起夜三四回,如更夫打更,难以安寝。

    甚者谈笑之间,尿液自流,湿裤污衣,尴尬非常,此皆膀胱失约之故也。

     (二)固脬之方:收敛为要的锻炼之法 固膀胱之法,首推提肛锻炼。

    此法如忍大便之状,将肛门及会阴肌肉缓缓收缩,hold住三秒,再缓缓放松,如此一收一放,每日三次,每次五十回,如修缮堤坝,渐固其防。

    初练时或觉费力,可于平卧时行之,熟练后则可行、立、坐时皆可练之,如隐士修道,随时随地,默默为之。

    饮食宜少盐,因盐如吸铁石,易引水液潴留,加重膀胱负担;可多食冬瓜,其味清淡,如清水淘沙,能利水消肿;赤豆如红珠,煮烂食之,可通利小便,如开渠引水。

    夜间酉时(17-19点)后,宜少饮水,临睡前排空膀胱,如睡前熄灯,可减夜起之扰。

    若症情较重,宜早求中医,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如扶弱助强,升提气机,常获良效。

     七、三焦:决渎之官的气化失司 (一)气化之衰:从通达到阻滞的迷蒙 三焦者,决渎之官,为水液运行之通道,分上中下焦,如三层楼阁,各司其职。

    年少时,三焦气化如春日江河,水液代谢畅通无阻,饮入则化,化则能出,无有滞留。

    及老,三焦如旧宅之管道,锈迹斑斑,开合不利,水液代谢失常,如秋雨泛滥,四溢成灾。

    故常见老者,晨起眼睑浮肿,如蚕蛾扑眼;午后腿脚肿胀,按之如泥,良久不起;小便或短少难出,如溪流干涸,或频数不禁,如破桶漏水,此皆三焦气化失司之象也。

     (二)通三焦之术:温化为基的调和之道 通三焦之法,首在饮食调盐。

    每日食盐量宜少于五克,如粒米之限,以免水液潴留。

    可多食健脾利湿之品,如茯苓,其状如土,能健脾渗湿,如在脾中开一沟渠;白术,其气芳香,能燥湿运脾,如于湿田中播撒阳光;薏苡仁,其性滑利,能利水消肿,如用木耙梳理河道。

    平时需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腹部位,如给三焦裹一棉被,免寒气凝滞,阻碍气化。

    若有水肿,可艾灸脾俞、肾俞、三焦俞穴,每穴灸二十分钟,如燃烛照暗,温阳化气,水肿自消。

    日常饮水,宜少量多次,如春雨润物,不可暴饮,以免加重三焦负担。

     八、结语:调和六腑的生命智慧 七旬老者之六腑衰老,乃生命之必然,如秋叶之落,夏雪之融,非人力可逆转。

    然善养者,如园丁护花,虽不能令花常开,却可延长其艳;如舟子行船,虽不能令水不流,却可调整其向。

    中医云“六腑以通为用”,此“通”非猛药攻伐之通,乃温和调和之通,如春风化雨,润泽万物而不骤;如细流归海,疏导百川而不激。

    饮食有节,如农夫耕田,不违农时;起居有常,如星辰运转,不紊其序;情志平和,如湖面无波,波澜不兴;再辅以适当调治,如良匠修器,随损随补,自可减缓衰老之速,享天年之乐。

    愿天下长者,皆能于晨曦中散步,于暮色中品茗,笑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外云卷云舒,此乃养生之至境也。

     喜欢人的一生应该怎么活请大家收藏:()人的一生应该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