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金陵巡察(四)

关灯
    宴会设在郡王府的正厅,厅内陈设极为讲究,透露着金陵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根粗壮的红木柱子雕刻着盘龙图案,漆金隐约泛着些许斑驳,彰显出时间的痕迹。

    正厅正中的匾额书写着遒劲的“天潢贵胄”四个字,下面摆放着一整套紫檀木家具,镶嵌着珠贝装饰,图案繁复却不显俗气。

    墙边的屏风用苏绣描绘着《姑苏繁华图》的景致,整个厅堂透出一股典雅的江南气息。

     宴桌上的菜肴极为丰盛,展现了江南菜的特色与郡王府的奢华。

    靠近叶语闲的几道小菜中,酱爆螺丝被细致地剪去尾部,方便食用;桂花糯米藕的切片均匀,每一片都带着完整的蜂巢孔,显示出厨师的刀工技艺;糖醋水芹中,芹菜嫩绿,呈现出清新脆口的质感。

     主菜更是让人惊叹。

    清炖盐水鸭汤乳白的汤底表面浮着细腻的鸭油,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荷叶包盐水鸭的外皮色泽金黄,切开后,鸭肉的纹理清晰可见,肉香与荷叶清香交融,让人垂涎。

    最让叶语闲印象深刻的,是一盘羊肉片拼盘,每一片肉薄如蝉翼,竟比现代的机械切割还要细致。

    叶语闲不禁心中暗叹,古代没有切割机,仅凭手工就能达到这种水平,背后隐藏的刀工之精湛,绝非一日之功。

     他端起酒杯,细细端详,这竟然是景德镇的薄胎瓷,通体洁白,薄如蝉翼,握在手中甚至能透过灯光看到酒水的影影绰绰。

    这种工艺需要窑温与技艺的双重配合,稍有差池便功亏一篑。

    想到这一点,叶语闲心中不由感叹古人的智慧。

     即便是蜜饯这样的小食,也做得精巧至极。

    一旁盛着金橘蜜饯的小碟,细看竟然是掏空金橘后灌入蜜汁,再封口蒸制而成;另一碟梅子蜜饯,则是用糖浆反复浸煮,糖衣的厚薄竟然均匀得像现代工厂的流水线加工。

    叶语闲一边细细品味这些菜肴的独到之处,一边思索,古代工匠的技艺究竟是如何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达到这种精度的? 他的目光扫过四周,注意到正厅背后蜿蜒的小道,曲折回环,似乎通向府邸更深处。

    而从小道上时不时传来的轻微脚步声,让他感到几分异样。

    这是一场安排得极为精致的宴席,但参与者却出奇地少,除了郡王本人及其亲信,便只剩下他与小雪。

    他心里暗暗提防,表面却若无其事地应对着郡王不时投来的目光。

     叶语闲心里很清楚,这场宴席不仅是款待,更像是一次试探。

    他观察着郡王的态度和言语,试图从中捕捉到更多信息。

    然而,每一道菜,每一个细节,都似乎暗含深意,让他有种既被款待又被审视的微妙感觉。

    与此同时,脑海中也不时跳出一个念头:在这个被改变的时间线上,这座旧都金陵的权力结构,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金陵郡王轻轻放下酒杯,脸上露出几分复杂的神色,缓缓开口:“巡察使大人,想必您对金陵四大家族已有耳闻。

    这四家,虽说是书香门第,却并不仅仅是诗书传家的普通家族。

    他们的影响力,不夸张地说,左右着整个金陵的风向。

    ” 他抬手指了指远处庭院的高墙,似乎那背后便是这些家族的影子:“这四家,分别是贾家、史家、王家与薛家。

    贾家为官宦世家,数代都在朝中为官,文官中有许多人脉。

    他们重视读书科举,掌握着许多官员晋升的途径。

    即便有几代子弟败坏,但家族积累的根基仍然深厚。

    ” 金陵郡王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