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被安排的错爱
关灯
小
中
大
罪湖暗影
在江苏省常州市,城市的繁华如往常一样每日上演,车水马龙间,人们各自奔忙于生活。
高新区电子产业公园,本是市民闲暇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绿树成荫,人工湖波光粼粼,谁也想不到,平静的湖面下即将牵出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罪恶。
2013年5月10日,晨曦初照,这本该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却被一阵尖锐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平静。
常州市110指挥中心的接警员迅速接起电话,听筒那头传来报案人惊慌失措的声音,声称在高新区电子产业公园的人工湖内发现了一具漂浮的尸体。
警情就是命令,民警们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
抵达湖边,现场气氛凝重压抑,警戒线外已经聚集了一些早起晨练、围观的群众,他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惊恐与好奇。
民警们迅速分开人群,靠近湖边。
只见那具女尸呈俯卧状,静静地趴在水面上,两手无力地张开,仿佛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她身着的衣裳还算完整,没有明显撕扯破损的迹象。
民警们小心翼翼地将女尸打捞上岸,法医随即开始进行初步勘查。
尸体周身没有显眼的外伤,没有淤青、没有刀伤或者枪伤,随身携带的钱包里,现金分文未动,手指上、脖颈间的金银首饰也都安然无恙。
初步判断,抢劫和性侵这两个常见的杀人动机基本可以排除。
法医进一步仔细检查,通过对尸僵、尸斑以及身体内部器官状态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发现死者死亡时间已经超过了10个小时。
再观察死者的口鼻腔,里面充斥着大量血性泡沫,这是典型的溺水而亡的特征。
正当警方围绕这具女尸的身份以及死因陷入沉思时,指挥中心的电话铃声再次急促响起。
一个焦急万分的男声传来:“我想问一下,就是如果一个人,就是昨天晚上他出去骑电动车出去,到现在没回来的话,可不可以报警啊?”接警员冷静询问:“他是多大了?”“28。
”报案人名叫李良,而他口中失踪的,正是他的妻子廖雪梅。
警方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带着人工湖中女尸的照片前往与李良碰面。
当那照片递到李良眼前时,他的身体猛地一震,像是被一道电流击中,随后整个人瘫软下来,脸上血色尽失。
他颤抖着嘴唇,确认了死者正是他苦苦寻找的妻子廖雪梅。
李良的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夺眶而出,他哽咽着向警方讲述,就在案发前两天,他刚满心欢喜地给廖雪梅买了一辆崭新的电动车,想着让妻子出行方便些。
案发那晚,妻子说要出去练车,他没多想,毕竟妻子平日里也常骑着车出去找朋友。
可谁能料到,这一去,竟是天人永隔。
警方迅速展开行动,调取了李良夫妇所居住小区的监控录像。
画面清晰地显示,2013年5月9日晚上20:57,廖雪梅身姿轻盈地骑着电动车驶出了小区大门,车子在路灯下映出一道孤独的影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监控里始终不见她回来的身影。
李良在家中坐立不安,多次拨打妻子的电话,发去的信息也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心急如焚之下,他开着面包车沿着妻子可能经过的路线四处寻找,可茫茫夜色中,哪里有妻子的踪迹。
直至深夜,他精疲力竭,想着妻子或许是去了朋友家留宿,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寻找。
然而,命运却如此残酷,第二天等待他的,竟是妻子溺亡的噩耗。
李良坚信不疑,认为妻子是在驾驶电动车时操作不慎,一头栽进了湖里。
又因为妻子本身不会游泳,在冰冷漆黑的湖水中挣扎无果,最终酿成了这场悲剧。
警方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再次返回案发地,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勘察。
这一次,他们不仅成功捞出了死者当晚所驾驶的电动车,还在湖边的栏杆、石头等地方发现了车子坠入湖中时留下的剐蹭痕迹。
为了验证各种可能性,侦查员们不辞辛劳,进行了整整三种不同场景下的电动车落水实验。
他们一次次模拟当晚的情况,观察车子落水后的姿态、漂浮路径以及可能造成的周边环境变化,然而,每一次实验结果都没有呈现出足以指向他杀的突出疑点。
综合目前所掌握的全部信息,警方初步认定,死者廖雪梅属于意外溺亡。
消息很快传到了廖雪梅远在四川的家人耳中,他们心急如焚地赶到常州。
当警方将初步认定结果告知他们时,廖家人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廖雪梅的母亲当场泪如雨下,她拉着警察的手,声泪俱下:“不可能啊,我女儿骑车都骑了十几年了,技术好着呢,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就冲进湖里,我不相信,这其中一定有隐情啊!”廖雪梅的父亲也是一脸悲愤,紧握着拳头,坚决拒绝在死亡通知单上签字。
李良见此情景,心中或许也有些许愧疚,他和廖家人一起站出来,言辞恳切地要求警方彻查廖雪梅的死因,一定要还死者一个真相。
警方深感责任重大,立刻围绕死者案发时间段的所有行动轨迹,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走访排查行动。
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案件中的一个个疑点,如同被揭开锅盖的沸水,开始不断地翻腾冒头。
首先引起警方注意的,是廖雪梅的出行距离。
据丈夫李良讲述,廖雪梅死亡的地点距离家里足有30km之遥,如果仅仅是为了练车,又何须大晚上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那她深夜奔赴此地,究竟所为何事?面对警方的询问,李良也是一脸茫然,他摇着头,表示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警方果断转换思路,调取了死者当晚的通话记录。
在那密密麻麻的通话清单中,一个尾号为716的手机号码,犹如一颗隐藏在草丛中的毒刺,瞬间刺痛了警方的神经。
这个号码拨打的时间,恰恰精准地和廖雪梅从小区出来的时间严丝合缝。
这绝非巧合,警方立刻顺着这条线索深挖下去。
经过一番周折,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这个号码的户主竟然是死者廖雪梅本人。
那么,这张手机卡如今究竟在谁的手里?在排除了使用者是死者丈夫李良之后,警方迅速调整侦查方向,开始围绕夫妻二人复杂的社会关系展开全面摸排。
很快,一个叫周九伟的男子,如鬼魅般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周九伟,外号九哥,年仅29岁,来自江苏连云港。
据死者弟弟回忆,周九伟是李良的高中同学,平日里和姐姐、姐夫关系颇为融洽。
在案发前的几个月时间里,他一直借住在姐夫家里,就像一家人一样朝夕相处。
然而,诡异的是,直到姐姐出事前10天,他却突然毫无预兆地搬了出去。
“姐出事好像10天左右吧,我听我姐说她是回去了,就这一段时间,其他时候都在。
”死者弟弟的这番话,如同重锤敲在警方的心坎上,周九伟的嫌疑瞬间飙升。
警方当机立断,调取了事发公园附近的所有监控录像。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很快就有了重大发现。
案发当晚,周九伟的身影赫然出现在了案发现场附近,他的身影在路灯下显得有些慌张,时不时地左顾右盼。
并且,他在那里一直逗留到第二天早晨,才匆匆忙忙地拦了一辆出租车离开。
至此,警方终于锁定了这个最有可能知晓廖雪梅溺亡真相的关键人物。
可当警方马不停蹄地开始寻找周九伟时,却发现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案发后,他早已离开了常州,不仅人不见了,就连那个尾号为716的手机号也停止了使用,仿佛从未在这座城市出现过。
警方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吓倒,他们加大了搜索力度,撒下天罗地网,誓要把周九伟找出来。
终于,在历经一个月的艰苦追寻后,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里,找到了面容憔悴、东躲西藏的周九伟。
面对警方严肃的问话,周九伟的眼神闪躲,不敢直视警察的眼睛。
他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承认了当晚在公园与死者见面的事实。
他结结巴巴地讲述着:“我和廖雪梅,我们是情人关系,那天我打电话约她在公园见面,10点半左右接上头后,就一直在公园里闲逛聊天,不知不觉就到了11点多。
后来,她提出要载我回家,我们就骑着车往回走。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可
高新区电子产业公园,本是市民闲暇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绿树成荫,人工湖波光粼粼,谁也想不到,平静的湖面下即将牵出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罪恶。
2013年5月10日,晨曦初照,这本该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却被一阵尖锐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平静。
常州市110指挥中心的接警员迅速接起电话,听筒那头传来报案人惊慌失措的声音,声称在高新区电子产业公园的人工湖内发现了一具漂浮的尸体。
警情就是命令,民警们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
抵达湖边,现场气氛凝重压抑,警戒线外已经聚集了一些早起晨练、围观的群众,他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惊恐与好奇。
民警们迅速分开人群,靠近湖边。
只见那具女尸呈俯卧状,静静地趴在水面上,两手无力地张开,仿佛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她身着的衣裳还算完整,没有明显撕扯破损的迹象。
民警们小心翼翼地将女尸打捞上岸,法医随即开始进行初步勘查。
尸体周身没有显眼的外伤,没有淤青、没有刀伤或者枪伤,随身携带的钱包里,现金分文未动,手指上、脖颈间的金银首饰也都安然无恙。
初步判断,抢劫和性侵这两个常见的杀人动机基本可以排除。
法医进一步仔细检查,通过对尸僵、尸斑以及身体内部器官状态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发现死者死亡时间已经超过了10个小时。
再观察死者的口鼻腔,里面充斥着大量血性泡沫,这是典型的溺水而亡的特征。
正当警方围绕这具女尸的身份以及死因陷入沉思时,指挥中心的电话铃声再次急促响起。
一个焦急万分的男声传来:“我想问一下,就是如果一个人,就是昨天晚上他出去骑电动车出去,到现在没回来的话,可不可以报警啊?”接警员冷静询问:“他是多大了?”“28。
”报案人名叫李良,而他口中失踪的,正是他的妻子廖雪梅。
警方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带着人工湖中女尸的照片前往与李良碰面。
当那照片递到李良眼前时,他的身体猛地一震,像是被一道电流击中,随后整个人瘫软下来,脸上血色尽失。
他颤抖着嘴唇,确认了死者正是他苦苦寻找的妻子廖雪梅。
李良的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夺眶而出,他哽咽着向警方讲述,就在案发前两天,他刚满心欢喜地给廖雪梅买了一辆崭新的电动车,想着让妻子出行方便些。
案发那晚,妻子说要出去练车,他没多想,毕竟妻子平日里也常骑着车出去找朋友。
可谁能料到,这一去,竟是天人永隔。
警方迅速展开行动,调取了李良夫妇所居住小区的监控录像。
画面清晰地显示,2013年5月9日晚上20:57,廖雪梅身姿轻盈地骑着电动车驶出了小区大门,车子在路灯下映出一道孤独的影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监控里始终不见她回来的身影。
李良在家中坐立不安,多次拨打妻子的电话,发去的信息也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心急如焚之下,他开着面包车沿着妻子可能经过的路线四处寻找,可茫茫夜色中,哪里有妻子的踪迹。
直至深夜,他精疲力竭,想着妻子或许是去了朋友家留宿,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寻找。
然而,命运却如此残酷,第二天等待他的,竟是妻子溺亡的噩耗。
李良坚信不疑,认为妻子是在驾驶电动车时操作不慎,一头栽进了湖里。
又因为妻子本身不会游泳,在冰冷漆黑的湖水中挣扎无果,最终酿成了这场悲剧。
警方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再次返回案发地,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勘察。
这一次,他们不仅成功捞出了死者当晚所驾驶的电动车,还在湖边的栏杆、石头等地方发现了车子坠入湖中时留下的剐蹭痕迹。
为了验证各种可能性,侦查员们不辞辛劳,进行了整整三种不同场景下的电动车落水实验。
他们一次次模拟当晚的情况,观察车子落水后的姿态、漂浮路径以及可能造成的周边环境变化,然而,每一次实验结果都没有呈现出足以指向他杀的突出疑点。
综合目前所掌握的全部信息,警方初步认定,死者廖雪梅属于意外溺亡。
消息很快传到了廖雪梅远在四川的家人耳中,他们心急如焚地赶到常州。
当警方将初步认定结果告知他们时,廖家人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廖雪梅的母亲当场泪如雨下,她拉着警察的手,声泪俱下:“不可能啊,我女儿骑车都骑了十几年了,技术好着呢,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就冲进湖里,我不相信,这其中一定有隐情啊!”廖雪梅的父亲也是一脸悲愤,紧握着拳头,坚决拒绝在死亡通知单上签字。
李良见此情景,心中或许也有些许愧疚,他和廖家人一起站出来,言辞恳切地要求警方彻查廖雪梅的死因,一定要还死者一个真相。
警方深感责任重大,立刻围绕死者案发时间段的所有行动轨迹,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走访排查行动。
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案件中的一个个疑点,如同被揭开锅盖的沸水,开始不断地翻腾冒头。
首先引起警方注意的,是廖雪梅的出行距离。
据丈夫李良讲述,廖雪梅死亡的地点距离家里足有30km之遥,如果仅仅是为了练车,又何须大晚上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那她深夜奔赴此地,究竟所为何事?面对警方的询问,李良也是一脸茫然,他摇着头,表示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警方果断转换思路,调取了死者当晚的通话记录。
在那密密麻麻的通话清单中,一个尾号为716的手机号码,犹如一颗隐藏在草丛中的毒刺,瞬间刺痛了警方的神经。
这个号码拨打的时间,恰恰精准地和廖雪梅从小区出来的时间严丝合缝。
这绝非巧合,警方立刻顺着这条线索深挖下去。
经过一番周折,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这个号码的户主竟然是死者廖雪梅本人。
那么,这张手机卡如今究竟在谁的手里?在排除了使用者是死者丈夫李良之后,警方迅速调整侦查方向,开始围绕夫妻二人复杂的社会关系展开全面摸排。
很快,一个叫周九伟的男子,如鬼魅般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周九伟,外号九哥,年仅29岁,来自江苏连云港。
据死者弟弟回忆,周九伟是李良的高中同学,平日里和姐姐、姐夫关系颇为融洽。
在案发前的几个月时间里,他一直借住在姐夫家里,就像一家人一样朝夕相处。
然而,诡异的是,直到姐姐出事前10天,他却突然毫无预兆地搬了出去。
“姐出事好像10天左右吧,我听我姐说她是回去了,就这一段时间,其他时候都在。
”死者弟弟的这番话,如同重锤敲在警方的心坎上,周九伟的嫌疑瞬间飙升。
警方当机立断,调取了事发公园附近的所有监控录像。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很快就有了重大发现。
案发当晚,周九伟的身影赫然出现在了案发现场附近,他的身影在路灯下显得有些慌张,时不时地左顾右盼。
并且,他在那里一直逗留到第二天早晨,才匆匆忙忙地拦了一辆出租车离开。
至此,警方终于锁定了这个最有可能知晓廖雪梅溺亡真相的关键人物。
可当警方马不停蹄地开始寻找周九伟时,却发现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案发后,他早已离开了常州,不仅人不见了,就连那个尾号为716的手机号也停止了使用,仿佛从未在这座城市出现过。
警方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吓倒,他们加大了搜索力度,撒下天罗地网,誓要把周九伟找出来。
终于,在历经一个月的艰苦追寻后,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里,找到了面容憔悴、东躲西藏的周九伟。
面对警方严肃的问话,周九伟的眼神闪躲,不敢直视警察的眼睛。
他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承认了当晚在公园与死者见面的事实。
他结结巴巴地讲述着:“我和廖雪梅,我们是情人关系,那天我打电话约她在公园见面,10点半左右接上头后,就一直在公园里闲逛聊天,不知不觉就到了11点多。
后来,她提出要载我回家,我们就骑着车往回走。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