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适应新环境

关灯
    小兔子,一蹦一跳地紧紧跟在后面,稚嫩的声音不停地嚷着:“爹,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 走在乡间蜿蜒曲折的小路上,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如同一股清泉,丝丝缕缕地扑面而来,瞬间沁入心肺,让人心旷神怡。

    路边的野花野草在微风轻柔的抚摸下轻轻摇曳,它们姿态各异,像是一群训练有素的舞者,在跳着欢快的舞蹈。

    那些不知名的小花,红的热烈似火,黄的明艳如阳,紫的神秘若梦,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草丛中,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天然水彩画,色彩斑斓又和谐美妙。

    沈念看着眼前这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澄澈的眼眸中满是新奇与惊喜,心中竟涌起一丝别样的感觉,这是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里从未有过的宁静与惬意,仿佛时间都在这里放慢了脚步,一切都变得纯粹而美好。

     清晨的阳光刚刚洒下,沈大山便带着女儿沈念来到了田间。

    微风拂过,带来泥土与青草混合的气息。

    沈大山站定,把袖子麻利地往上一挽,眼神中透着庄稼人对土地特有的熟稔与热爱,便开始熟练地翻土、除草。

    只见他双手稳稳地紧握锄头,肌肉随着动作紧绷,锄头高高举起,在空中划过一道有力的弧线,再带着十足的劲道用力落下,每一下都精准地嵌入泥土,动作一气呵成,节奏明快。

    不一会儿,原本杂草肆意丛生、凌乱不堪的土地就变得平整松软,新翻出的泥土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沈念站在一旁,看着父亲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心中满是跃跃欲试,心痒痒得厉害,也想加入这田间劳作。

    她快步走到父亲身边,从父亲手里接过锄头,眼神中满是坚定,学着他的样子,双手握住锄头把,高高举起,然后重重落下。

    可是没干一会儿,那看似简单的动作就变得艰难无比,她只觉得手臂像是被灌了铅一般酸痛不已,那锄头也仿佛突然变得异常沉重,每一下抬起落下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锄头嵌入泥土时,震得她虎口发麻。

     沈大山一直留意着女儿的动作,见她这般吃力,心疼地看着她,赶忙停下手中的动作,走上前,语气温柔又带着几分关切说道:“念念,你要是累了就去旁边歇着,这农活不是你一下子能学会的。

    ”沈念倔强地摇摇头,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几缕发丝被汗水浸湿贴在脸颊,她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道:“爹,我能行。

    ”说完,她深吸一口气,再次鼓起劲儿,双手紧紧握住锄头,尽管手臂已经酸痛得快失去知觉,每一次挥动都伴随着钻心的酸痛,但她心中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熊熊燃烧,支撑着她继续坚持着,一下又一下,不向这看似难以征服的农活低头。

     在与父母朝夕相伴的日子里,沈念像是翻开了一本尘封已久的乡土史书,每一页都散发着岁月的陈香。

    在那密密麻麻、浸透生活痕迹的字里行间中,他逐渐洞悉了80年代农村那独特的生活方式与醇厚的风俗习惯。

    村子里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眼眸中皆闪烁着质朴的光芒,那光芒纯粹而明亮,恰似山间清澈的溪流,沿着蜿蜒的河道潺潺流淌,毫无杂质地穿梭于石块与水草之间。

    这溪流不仅倒映着周围郁郁葱葱的山川草木,春日里漫山遍野的烂漫山花,夏日里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秋日里层林尽染的斑斓山色,冬日里银装素裹的皑皑白雪,更映衬着他们那颗纯净如赤子、未被世俗沾染的心灵,他们的善良、热情与真诚,都在这眼眸的光芒中展露无遗。

     邻里之间,那份互帮互助的情谊,犹如冬日里的暖阳,在寒冷的日子里,无私地散发着温暖,暖人心扉。

    哪家要是操办红白喜事,那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一经传开,全村男女老少便纷纷行动起来。

    男人们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露出结实的臂膀,搬桌抬椅、挑水劈柴,他们步伐稳健,动作麻利,嘴里还不时地吆喝着号子,仿佛在进行一场盛大的集体劳作;女人们则系上围裙,笑意盈盈地洗菜做饭、布置场地,她们的双手灵巧地穿梭在食材与餐具之间,将场地布置得井井有条,处处洋溢着喜庆或庄重的氛围。

    大家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没有丝毫的抱怨与推诿,每个人都沉浸在那份浓浓的情谊之中,将事情办得热热闹闹,让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或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

     彼时,人们的娱乐活动简单却充满乐趣。

    每当夜幕降临,月光如水般洒在村庄,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便陆续走出家门,聚在村口的老槐树下。

    大家或是摇着蒲扇,谈论着家长里短、田间农事;或是讲着古老的传说、奇闻轶事,欢声笑语在夜空中回荡。

    而偶尔村里放映的露天电影,更是如同一场盛大的节日。

    早早地,人们就搬着自家的小板凳,抢占最佳位置。

    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奔跑,大人们则相互寒暄问候。

    当电影的光束投射在白色幕布上,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与满足之中,那无疑是全村人最开心、最难忘的时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每天天还未亮,沈念就得随着家人一同踏入农田,在炽热的阳光下,弯腰除草、播种、收割,繁重的农活让她的身体疲惫不堪,而每日端上桌的,不过是些粗粮糙米,饭菜简单粗糙,毫无滋味可言,但沈念没有丝毫抱怨。

    她凭借着乐观的心态,努力让自己融入这个新环境。

    她会在闲暇时间,帮着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缝补衣服、纳鞋底等。

    起初,她拿起针线时,手指总是不听使唤,针脚歪歪扭扭,线还时常打结,做出来的活儿简直惨不忍睹。

    但母亲总是耐心地在一旁,手把手地教她,从如何穿针引线,到怎样均匀地走线,在母亲日复一日的教导下,她也渐渐有了进步,缝补的衣物愈发平整,鞋底的针脚也细密整齐起来。

     夜幕如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