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适应新环境

关灯
    沈念悠悠转醒后,睁眼所见皆是陌生景象,陈旧斑驳的土墙,简陋质朴的木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柴草混合的气息。

    此后的日子,对她而言,就像一脚迈入了一片全然陌生且处处充斥着未知的奇异领域,一段艰难得超乎想象的适应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每至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她总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恍惚,觉得这一切犹如一场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梦境。

    然而,当她伸手触摸粗糙的床单,耳边传来窗外偶尔的虫鸣声,现实又无比清晰且残酷地摆在眼前,容不得她有半分逃避。

    她只能在心底暗自叹息,咬着牙,努力去接纳自己全新的身份——一个生活在80年代农村家庭里的平凡女孩,即便内心满是迷茫与无措。

     每天清晨,当夜幕还未完全褪去,整个村子仿佛还在沉睡,天也只是微微亮了些许,村子里便传来此起彼伏的鸡鸣声。

    那鸡鸣声像是一场盛大的号角,宣告着新一天的开始。

    沈念在这嘈杂的声音中早早醒来,她的房间简陋而质朴,老旧的木床发出细微的吱呀声,伴随着她起身的动作。

    她坐在床边,看着窗外微微泛白的天空,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深吸一口气,胸腔里满是清晨独有的凉意,她在心底默默告诉自己,要勇敢面对新的一天,无论前方等待她的是什么,都要坚定地走下去。

     她的父母,沈大山和林秀兰,皆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自小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一辈子都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

    天刚蒙蒙亮,第一缕曙光还未完全洒向大地,沈大山便已扛着锄头,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走向那片熟悉的农田。

    他身形高大魁梧,常年被日光暴晒的皮肤呈现出古铜般的黝黑色泽,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一道道皱纹像是岁月亲手镌刻的痕迹,每一道都诉说着生活的艰辛。

    农忙时节,他常常在田间一劳作就是一整天,除草、施肥、灌溉,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又充满力量。

    尽管生活的压力如影随形,但他的眼神里始终透着不加雕琢的质朴与纯粹的善良,温暖而又让人安心。

     林秀兰是一位典型的温柔贤惠的农村妇女,生活的重担犹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她的脊背微微有些弯曲,面容也显得有些疲惫。

    每天清晨,她总是第一个起床,生火做饭,为一家人准备好热气腾腾的早饭。

    而后,趁着家人吃饭的间隙,她又忙着去喂鸡、喂猪,将家里的牲畜照料得妥妥当当。

    白天,她除了要帮着沈大山在田间劳作,回到家还要操持着家中大小事务,将家里的里里外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无论是整理衣物、打扫房间,还是安排柴米油盐,在她的精心安排下,一切都有着各自的秩序。

    即便日子过得再辛苦,可她嘴角总是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就像春日暖阳,能驱散生活里所有阴霾。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悄然洒在沈念的脸上。

    她悠悠转醒,睡眼惺忪,眼神中还带着几分未散尽的睡意。

    母亲林秀兰的轻声呼唤,像一阵轻柔的风,将她彻底从梦境中拉回现实。

    她慵懒地伸了个懒腰,趿拉着鞋子,迷迷糊糊地跟着母亲来到了厨房。

     刚一踏入厨房,那股熟悉又陌生的柴火燃烧的味道便汹涌而来,瞬间充斥了整个鼻腔。

    沈念忍不住深吸一口气,那股带着烟火气的味道,直钻心底,让她的思绪也跟着飘远。

    只见厨房的一角,矗立着一个略显陈旧的大灶台,灶台的表面布满了岁月的斑驳痕迹,像是一位忠诚的老卫士,默默地见证着这个家的日日夜夜。

    灶台上稳稳架着一口大黑锅,锅沿上还留着岁月烟熏火燎的痕迹,那是无数顿饭的见证,也是时光留下的独特印记。

     林秀兰动作娴熟地走到灶台旁,微微弯下腰,伸手从旁边的柴堆里拿起一把干柴,不紧不慢地往灶膛里添去。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显然是做惯了这些活儿。

    刹那间,原本有些微弱的火苗像是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噌”地一下蹿了起来,熊熊火光映红了她的脸庞,将她脸上的每一个细微表情都映照得格外清晰。

    她的眼神专注而平静,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享受着这平凡又温暖的时刻。

     沈念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母亲这一系列熟练的动作,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

    在她所生活的现代社会,到处都是便捷的电器厨具,微波炉、电磁炉、烤箱一应俱全,做饭变得轻松又简单。

    这样原始的做饭方式,她从未亲眼见过,最多只是在影视作品或书本中有所了解。

    此刻亲眼目睹,心中满是新奇与感慨。

    她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眼睛里闪烁着探索的光芒,心中暗暗想着,这看似简单的生火做饭,背后竟藏着这么多的学问和生活的智慧。

     “念念,来,帮娘烧火。

    ”林秀兰脸上挂着温柔的笑意,一边熟练地切着菜,一边扭头对沈念说道。

    沈念脆生生地应了一声,快步走到灶台边,学着母亲平日里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柴火,略显生疏地放进了灶膛。

    刚开始,她不太掌握火候,那火苗就像是故意和她作对似的,一会儿猛地蹿得老高,把她吓得往后退了好几步,生怕被火苗燎到;一会儿又像是奄奄一息,眼看着就要熄灭了。

    林秀兰见状,赶紧放下手中的菜刀,走到沈念身边,耐心地指导着她:“念念,火大的时候就把柴火往外抽抽,火小了就往里捅捅,控制好通风口。

    ”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沈念渐渐熟练起来,那灶膛里的火也变得听话了,稳稳地燃烧着,映红了她的小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吃过简单的早饭后,天边才刚泛起鱼肚白,朦胧的微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的凉意。

    沈大山一如既往地扛起那把磨得发亮的锄头,锄头的木柄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每一道纹理都记录着他辛勤劳作的过往。

    他脚步沉稳,准备去田里开启新一天的耕耘。

    沈念像只欢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