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你是谁的关系
关灯
小
中
大
杨干部领着侯本福,沿着入监队的走廊,逐一参观了每一处宣传鼓动阵地。
墙壁上张贴着精心绘制的海报,宣传栏里展示着各类服刑人员的心得感悟与改造成果,然后又带他来到大门口外参观墙报、黑板报和宣传栏参观,到处都参观结束后,杨干部目光温和地看向侯本福,询问道:“你看了这些感觉怎么样?” 侯本福微微颔首,斟酌着用词:“不错,有人才。
” “噫,你照实说,叫你来就是想听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要有任何顾虑,就是说错了也没关系。
”杨干部神情认真,眼神中满是期待。
侯本福深吸一口气,决定坦诚而言:“说实话,整体排版和美工都很出色,板书也写得刚劲有力。
只是,我感觉文章方面还能更上一层楼。
有的文章像记流水账,平铺直叙,抓不住重点,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有的标题起得很大,噱头十足,可内容却空洞无物,说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给人一种严重的落差感;还有的文章明明是新闻报道,却缺乏新闻应有的时效性和新鲜感,难以吸引读者。
”他本还想继续指出一些细节问题,但话到嘴边,突然意识到这样毫无保留地说下去,几乎等同于全盘否定,难免会显得自高自大,说不定还会引起杨干部的反感,于是赶紧收住了话题。
杨干部听后,接连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许:“你说的很好,评价很中肯。
我们入监队,每个罪犯入监,首先就是接受入监学习,入监队作为监狱的一扇窗口,没点有看头的东西肯定不行。
所以这方面我们必须要加强,王指导员特别重视这一块的工作。
”杨干部稍作停顿,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顿了顿继续说道:“说白了,我们做的很多工作,别人根本不晓得。
你明白我的意思?” 侯本福心领神会,迅速点点头回答:“杨干部,我明白你的意思。
” “嗯,明白就好。
”杨干部略一思忖,大手一挥,说道:“走,我带你去别的地方走走,看看别的单位的宣鼓。
” 侯本福跟在杨干部后面走出三门岗,阳光洒在他们身上。
一路上,杨干部不时地给侯本福介绍着监狱各个区域的功能和特点。
他们先后参观了几个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中,犯人们专注工作的身影旁,张贴着安全生产和改造励志的标语;又走进大队、科室、中队,看到不同风格的墙报、黑板报和宣传栏,有的侧重于法律知识普及,有的展示着服刑人员的文艺作品。
每到一处,侯本福都认真观察,心中默默比较。
参观结束回到入监队,此时太阳偏西,阳光变得有些慵懒而温和。
王指导员正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悠闲地喝着茶,看着报纸。
杨干部走上前,恭敬地说:“我带他去转了一圈,让他参观一下别的单位的宣鼓。
” 王指导员放下手中的报纸,抬起头,微笑着说:“好,学习别个单位做得好的,把我们的做好。
” 杨干部接着请示道:“要不要带他去积委会,跟张华他们打个招呼,平时没事叫侯本福在积委会学习和写点东西。
” 王指导员思索片刻,回答道:“可以。
” 杨干部带着侯本福来到积委会办公室。
张华和几个积委成员正在忙碌,见杨干部进来,立马整齐划一地全部起立,动作干脆利落。
张华声音洪亮地问道:“杨干部有啥子指示?” 杨干部指指侯本福,有条不紊地说:“小组里面没有啥子事的时候就叫他来积委看书看报学习和写点稿子。
你们有空桌子就给他一张暂时用起。
” 张华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是!我马上安排。
”随即转身,指着一张办公桌对另一个积委委员说:“你把那张桌子抽屉里的东西腾空,桌子给侯本福用。
”接着又毕恭毕敬地看着杨干部问道:“杨干部,其他还有啥子吩咐?” 杨干部想了想,补充道:“给侯本福拿两支笔,拿点稿子纸。
”然
墙壁上张贴着精心绘制的海报,宣传栏里展示着各类服刑人员的心得感悟与改造成果,然后又带他来到大门口外参观墙报、黑板报和宣传栏参观,到处都参观结束后,杨干部目光温和地看向侯本福,询问道:“你看了这些感觉怎么样?” 侯本福微微颔首,斟酌着用词:“不错,有人才。
” “噫,你照实说,叫你来就是想听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要有任何顾虑,就是说错了也没关系。
”杨干部神情认真,眼神中满是期待。
侯本福深吸一口气,决定坦诚而言:“说实话,整体排版和美工都很出色,板书也写得刚劲有力。
只是,我感觉文章方面还能更上一层楼。
有的文章像记流水账,平铺直叙,抓不住重点,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有的标题起得很大,噱头十足,可内容却空洞无物,说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给人一种严重的落差感;还有的文章明明是新闻报道,却缺乏新闻应有的时效性和新鲜感,难以吸引读者。
”他本还想继续指出一些细节问题,但话到嘴边,突然意识到这样毫无保留地说下去,几乎等同于全盘否定,难免会显得自高自大,说不定还会引起杨干部的反感,于是赶紧收住了话题。
杨干部听后,接连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许:“你说的很好,评价很中肯。
我们入监队,每个罪犯入监,首先就是接受入监学习,入监队作为监狱的一扇窗口,没点有看头的东西肯定不行。
所以这方面我们必须要加强,王指导员特别重视这一块的工作。
”杨干部稍作停顿,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顿了顿继续说道:“说白了,我们做的很多工作,别人根本不晓得。
你明白我的意思?” 侯本福心领神会,迅速点点头回答:“杨干部,我明白你的意思。
” “嗯,明白就好。
”杨干部略一思忖,大手一挥,说道:“走,我带你去别的地方走走,看看别的单位的宣鼓。
” 侯本福跟在杨干部后面走出三门岗,阳光洒在他们身上。
一路上,杨干部不时地给侯本福介绍着监狱各个区域的功能和特点。
他们先后参观了几个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中,犯人们专注工作的身影旁,张贴着安全生产和改造励志的标语;又走进大队、科室、中队,看到不同风格的墙报、黑板报和宣传栏,有的侧重于法律知识普及,有的展示着服刑人员的文艺作品。
每到一处,侯本福都认真观察,心中默默比较。
参观结束回到入监队,此时太阳偏西,阳光变得有些慵懒而温和。
王指导员正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悠闲地喝着茶,看着报纸。
杨干部走上前,恭敬地说:“我带他去转了一圈,让他参观一下别的单位的宣鼓。
” 王指导员放下手中的报纸,抬起头,微笑着说:“好,学习别个单位做得好的,把我们的做好。
” 杨干部接着请示道:“要不要带他去积委会,跟张华他们打个招呼,平时没事叫侯本福在积委会学习和写点东西。
” 王指导员思索片刻,回答道:“可以。
” 杨干部带着侯本福来到积委会办公室。
张华和几个积委成员正在忙碌,见杨干部进来,立马整齐划一地全部起立,动作干脆利落。
张华声音洪亮地问道:“杨干部有啥子指示?” 杨干部指指侯本福,有条不紊地说:“小组里面没有啥子事的时候就叫他来积委看书看报学习和写点稿子。
你们有空桌子就给他一张暂时用起。
” 张华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是!我马上安排。
”随即转身,指着一张办公桌对另一个积委委员说:“你把那张桌子抽屉里的东西腾空,桌子给侯本福用。
”接着又毕恭毕敬地看着杨干部问道:“杨干部,其他还有啥子吩咐?” 杨干部想了想,补充道:“给侯本福拿两支笔,拿点稿子纸。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