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战前布置!

关灯
    当天下午时分,阳光依旧炽热地洒落在机场外围阵地上。

    祁天正一脸严肃地对着一众骨干分配着任务,他们正紧锣密鼓地商讨着如何布置防御阵地的问题。

     只见祁天正目光坚定,他开口说道: “我们要将那四挺维克斯重机枪分散开来,使之相互配合,尽量形成无死角的交叉火力网。

    与此同时,务必精心构筑隐蔽枪巢,确保它们能够最大限度地隐藏自身位置,避免过早被敌人发现。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绝对不能让这些重机枪的火力提前暴露,必须等到日军全力发起冲锋时,再给我开火!” 提到维克斯重机枪,就不得不提及它的来历。

    这武器实际上源自于1882年问世的马克沁机枪。

    然而,经过一番细微精妙的改动之后,它便在英国克雷福德的一家兵工厂开始投入生产。

    而这家兵工厂,正是日后声名远扬的维克斯-马克沁联合公司的前身所在。

     当时,艾伯特·维克斯亲自负责对原本的马克沁机枪进行修改工作,其中最显着的改变便是反转了闭锁机构。

    如此一来,不仅大大减轻了整支机枪的重量,更使其变得易于大规模量产。

    正因如此,也有不少人将这种改良后的机枪亲切地称呼为维克斯-马克沁机枪。

     与当今这个崭新的时代所涌现出的先进武器相比,例如火力凶猛、性能卓越的斯登式冲锋枪,眼前的这件家伙简直就如同来自上个世纪的古老遗物一般。

    它所采用的是带有底缘的0.303英寸弹药,而其供弹方式则是依靠那长长的帆布弹链来完成。

    这样的设计无疑契合了它所处的那个特定年代的技术水平和条件限制。

    然而,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连串错综复杂的难题。

    首先便是其加工工艺异常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其次,许多零部件对于精确度的要求更是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

    尽管如此,经过无数次残酷激烈的实战考验之后,事实却充分证明了这款看似老旧的机枪有着超乎寻常的可靠性,极少会出现像其他同类机枪那样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