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关灯
    后座面色如常的男同志摇摇头嫌弃,“待会坐船可能更晕。

    ” 宋雨晴来不及多想,先是把她的行李给拿下来,小心地避开那些呕吐的人,挪到旁边登船的队伍里。

     被子也不重,一条床单,一床薄棉被,行李轻得很。

    她把吃的那袋东西给装自己挎包里,这样好拿了很多。

    但想到刚刚那位男同志说的话,她放下行李袋,翻了翻背包,果然找到了一小瓶风油精,直接给揣裤子里。

     刚刚坐旁边的姑娘一脸菜色,“我最怕坐船了,每次回外婆家里都要坐船。

    ” 难得都是去湛县插队的知青,宋雨晴和这姑娘互相介绍后,知道了她叫姜凤霞,家里父母都是省柴油厂的职工。

    这妥妥的大厂子弟啊! 姜凤霞带的东西不多,也是一个背包,一大一小两个旅行袋。

    排在她们前面不远处的几个年轻人,看着十六七岁的样子,个个大包小包的加起来能有四、五个。

    穿得比大多数人都好,看着不像是要去下乡插队的。

     姜凤霞看了一眼就收回了视线,不屑道:“他们都是去走个过场的。

    ” 话音刚落,前头那几个人中的一个男同志朝她们这边挥手,“姜凤霞。

    ” “他们喊你呢。

    ”宋雨晴猜那几个小年轻的父母长辈应该也是省柴油厂的职工,可能父母的职位不只是普通工人那么简单。

     “我和他们不熟。

    ”姜凤霞说着就和宋雨晴换了个位置,她转身过来,背对着那些人,不想搭理他们的态度特别明显。

     宋雨晴看过去,那几个人在意识到她的态度后,个个也都不再看向这边,边嘀咕边时不时地看这边,肯定是在讨论姜凤霞。

     “排好队啊,准备登船了!那边的几位同志,拿好行李!”一个穿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拿着喇叭从前头一路提醒到队伍后面。

     “把船票拿在手上!” 宋雨晴又从背包夹层里翻出张船票来,这是知青办给发的。

     坐船到了海岛,还得再继续坐车到湛县,再换车到红旗公社,等到了公社,再分配生产大队,然后劳作时又被分到生产小队里...... 挺折腾的,怪不得都说下乡插队后,想回家一趟很不容易。

     跟着大部队坐上了“红卫号”轮船,姜凤霞动作很快,快速地霸占了两个靠边的座位,然后朝她招手,等她们坐定下来了,后面还有人排队上船。

     呜呜呜的汽笛声响着,码头渐渐远去,灰扑扑的羊城也成了一个小点。

     宋雨晴觉得心终于安定了下来,她不知道此去海岛,未来又将会是什么样的光景,但现实告诉她应该离开羊城,心里也有个声音告诉她:往海岛去! 宋雨晴担心的晕船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