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烬中生

关灯
    之中。

     在她即将被熔化的瞬间,少女奋力抛出一个青铜匣。

    李观澜急忙伸手接住,打开青铜匣,一本散发着幽光的《离烬丹书》完整版浮现眼前。

    随着书页的翻动,血字缓缓显现:双生子祭炉日,炊烟重燃时。

    这神秘的血字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秘密,预示着一切即将发生重大的转变,而李观澜等人的命运,也将随着这血字的出现,被推向一个未知的方向。

     暮色笼罩着海面,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波光粼粼的海水像是被洒上了一层金粉。

    一艘渔船缓缓行驶在这温柔的暮色中,向着风铃谷的方向前进。

     甲板上,李观澜正蹲在灶台旁,专注地熬着药。

    他的面容略显疲惫,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历经沧桑的痕迹。

    面前的锅中,翻滚着用蛊虫王尸体熬制的药汤,升腾起的热气裹挟着一股奇异的药香,和着一旁罐子里散发的枇杷蜜的甜香,弥漫在整个甲板上。

     李念安静地坐在一旁,目光一直落在李观澜忙碌的手上。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懵懂与迷茫,突然,他伸出手,轻轻地握住了李观澜正在添柴的手。

    就在这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李念身上的星纹开始闪烁,一道淡淡的少女残影从中缓缓浮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爹爹,那个姐姐说...”李念的声音带着一丝稚嫩,他的瞳色在金色与蓝色之间快速变幻,仿佛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他体内涌动,“娘亲在炊烟尽头等你。

    ” 李归原本在一旁整理着绳索,听到这话,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快步走了过来。

    他的龙角在余晖下闪烁着独特的光泽,那是之前被炼化留下的痕迹。

    此时,他将炼化的龙角钥匙插入药罐,仔细观察着药罐的变化。

    “阿念的星纹...在指引北方!”李归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北方,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与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汤在锅中剧烈地沸腾起来,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就在这药汤沸腾的刹那,一道奇异的光芒从药罐底部散发出来。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罐底浮现出一幅北极星图。

    图上的星辰闪烁着微光,标注出一个全新的坐标。

    而这个坐标,正是当年冰雕李沧澜所在的位置,旁边还多出了一行小楷批注:唐莹珊埋骨处。

     李观澜看着药罐底部的星图和批注,眼眶瞬间湿润了。

    他的手微微颤抖着,仿佛触摸到了多年来魂牵梦绕的人。

    这一刻,渔船依旧在暮色中前行,而他们的命运似乎也在这神秘的指引下,即将迎来重大的转折。

     --- 当最后一缕药烟悠悠消散,像是为这段漫长而又充满未知的旅程画上了一个短暂的休止符。

    暮色愈发深沉,为海面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静谧的氛围笼罩着整艘渔船。

     就在这时,渔船桅杆上悬挂的青铜铃毫无征兆地突然齐鸣起来。

    清脆而又悠长的铃声在寂静的海面上回荡,每一声都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穿透夜幕,传向远方。

    那铃声时而急促,时而舒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诡异而又和谐的旋律。

     众人纷纷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吸引,他们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望向桅杆上的青铜铃。

    李观澜的眼神中透露出警惕与疑惑,他握紧了手中的霜天剑,仿佛随时准备应对未知的危险。

    李归和李念则站在他的身后,脸上带着紧张与好奇的神情。

     与此同时,北方的海平线处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只见九道炊烟缓缓升起,像是从海底深处破土而出的神秘之柱。

    炊烟起初纤细,随着不断上升,逐渐变得粗壮起来。

    它们在半空中扭曲、盘旋,最终竟然排列成了北斗阵型。

    每一道炊烟都散发着淡淡的光芒,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巨大而又神秘的图案。

     在这个北斗阵型的阵眼处,隐约可见一抹流光闪烁。

    李观澜定睛一看,那流光竟然是珊瑚簪散发出来的。

    那熟悉的珊瑚簪,正是唐莹珊曾经的贴身之物,此刻它在炊烟的环绕下,闪烁着如梦似幻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遗忘的往事,又像是在召唤着他们前往。

     李观澜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对过去的思念,有对真相的渴望,更有对未知的担忧。

    他望着北方那神秘的景象,深吸一口气,转身对李归和李念说道:“孩子们,看来我们的旅程还没有结束,我们要去探寻这背后的秘密。

    ”说罢,他扬起船帆,驾驶着渔船,朝着那九道炊烟的方向缓缓驶去。

    在青铜铃的鸣响和神秘炊烟的指引下,他们即将揭开一个隐藏已久的谜团。

     喜欢宿命锁:弑神者的轮回请大家收藏:()宿命锁:弑神者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