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商海春潮里的共生蝶变

关灯
    1995年9月1日,杭城的桂花香沁入星宁集团总部的玻璃幕墙。

    沈浩然站在40层的观景台,俯瞰着楼下涌动的车流。

    电子屏上跳动的数字印证着奇迹——自产业协同基金成立以来,合作国企的平均产值涨幅突破30%,累计创造258亿的新增价值,这个数字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沈总,省国资委张主任来电,邀您参加庆功会。

    "助理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沈浩然接过电话,听筒里传来张主任爽朗的笑声:"小沈啊!咱们这基金简直是点金石!能源集团的新能源项目提前半年投产,工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业务量翻了两番!" 与此同时,在省会议中心,庆功宴现场气氛热烈。

    水晶吊灯下,国企领导们举杯相庆,谈论最多的却是星宁集团带来的改变。

    "以前我们搞项目审批要三个月,现在通过星宁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一周就能走完流程!"城建集团的李总晃着红酒杯,满脸赞叹,"他们开发的智能调度平台,让我们的施工效率提升了40%!" 沈浩然带着星宁团队入场时,掌声如潮水般响起。

    他走到主桌前,向张主任敬酒:"这是合作共赢的成果。

    星宁提供的技术支持,离不开国企在资源和政策上的鼎力相助。

    "说着,他示意技术总监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一幅动态的共生图谱——国企的能源、基建优势与星宁的科技、金融能力交织成网,每个节点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各位请看。

    "沈浩然用激光笔指着画面,"我们将《孙子兵法》的'奇正相生'理念融入合作。

    国企的传统业务是'正兵',稳健扎实;星宁的科技创新是'奇兵',灵活突破。

    就像能源集团的光伏项目,国企负责土地和基建,星宁提供智能运维系统,两者结合,成本降低了22%。

    " 宴会厅的气氛愈发热烈。

    工商银行的王行长起身发言:"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