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星火燎原的时代回响
关灯
小
中
大
1997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刺破杭城的晨雾,星宁集团总部大厦的玻璃幕墙折射出璀璨光芒。
沈浩然站在40层总裁办公室,凝视着电子屏上不断跳动的数字——阿里巴巴的股票市值在开盘瞬间冲破789亿大关,这个数字如同一记重锤,敲开了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新纪元。
"沈总,央视记者已经在楼下等候!"助理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各大媒体都在报道阿里巴巴的神话,所有人都在问,当年是谁慧眼如炬投下20亿?"沈浩然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办公桌上那张泛黄的合影——1995年西湖边的小饭馆里,马云举着啤酒杯开怀大笑,背后是斑驳的墙壁与简陋的桌椅。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位于湖畔花园的办公室里,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
马云握着电话的手微微颤抖,听筒里传来沈浩然沉稳的声音:"马兄,恭喜!"短暂的沉默后,马云的声音带着哽咽:"老沈,你知道吗?当年你送来的20亿,不是钱,是救命的氧气。
" 杭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热议着这个商业奇迹。
"20亿换789亿!这是什么神仙投资眼光?"证券交易所里,股民们盯着大屏幕议论纷纷;茶楼酒肆间,富商们争相打听"沈浩然"的来历;高校课堂上,教授们将这个案例写进教案,作为风险投资的经典范本。
沈浩然却保持着一贯的低调。
他将阿里巴巴的成功归结为"时代的馈赠",在接受采访时总是说:"我只是在合适的时间,遇见了一群有梦想的人。
"但熟悉他的人知道,这份淡定背后,是超越时代的远见与胸怀。
星宁集团内部,他特意组织了"创新孵化基金",鼓励员工大胆尝试新技术、新模式,"不要怕失败,要敢于为未来下注。
" 1997年春节前夕,马云带着阿里巴巴团队登门拜访。
云栖别院的庭院里,红灯笼高高挂起,沈舒正在教马云的女儿写春联。
"沈总,这是我们的年报。
"马云递上厚厚的文件,"按照约定,我们拿出净利润的15%成立了中小企业扶持基金。
"他望着沈浩然,目光坚定,"你当年说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们一刻也不敢忘。
" 晚宴上,沈浩然与马云谈起未来规
沈浩然站在40层总裁办公室,凝视着电子屏上不断跳动的数字——阿里巴巴的股票市值在开盘瞬间冲破789亿大关,这个数字如同一记重锤,敲开了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新纪元。
"沈总,央视记者已经在楼下等候!"助理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各大媒体都在报道阿里巴巴的神话,所有人都在问,当年是谁慧眼如炬投下20亿?"沈浩然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办公桌上那张泛黄的合影——1995年西湖边的小饭馆里,马云举着啤酒杯开怀大笑,背后是斑驳的墙壁与简陋的桌椅。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位于湖畔花园的办公室里,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
马云握着电话的手微微颤抖,听筒里传来沈浩然沉稳的声音:"马兄,恭喜!"短暂的沉默后,马云的声音带着哽咽:"老沈,你知道吗?当年你送来的20亿,不是钱,是救命的氧气。
" 杭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热议着这个商业奇迹。
"20亿换789亿!这是什么神仙投资眼光?"证券交易所里,股民们盯着大屏幕议论纷纷;茶楼酒肆间,富商们争相打听"沈浩然"的来历;高校课堂上,教授们将这个案例写进教案,作为风险投资的经典范本。
沈浩然却保持着一贯的低调。
他将阿里巴巴的成功归结为"时代的馈赠",在接受采访时总是说:"我只是在合适的时间,遇见了一群有梦想的人。
"但熟悉他的人知道,这份淡定背后,是超越时代的远见与胸怀。
星宁集团内部,他特意组织了"创新孵化基金",鼓励员工大胆尝试新技术、新模式,"不要怕失败,要敢于为未来下注。
" 1997年春节前夕,马云带着阿里巴巴团队登门拜访。
云栖别院的庭院里,红灯笼高高挂起,沈舒正在教马云的女儿写春联。
"沈总,这是我们的年报。
"马云递上厚厚的文件,"按照约定,我们拿出净利润的15%成立了中小企业扶持基金。
"他望着沈浩然,目光坚定,"你当年说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们一刻也不敢忘。
" 晚宴上,沈浩然与马云谈起未来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