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资本浪潮中的破局者

关灯
    1995年1月16日,杭城百货大楼的旋转门吞吐着比往日更多的人流。

    沈浩然站在顶楼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涌动的人潮如同归巢的蚁群,玻璃幕墙倒映出他嘴角若隐若现的笑意。

    两个月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改革,此刻正化作真金白银,在股市的浪潮中掀起惊涛骇浪。

     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屏上,"诚信百货"的股票代码如同跳动的火焰,股价从改革前的8.7元一路飙升至21.3元,总市值暴涨125亿。

    交易大厅里此起彼伏的惊呼与键盘敲击声,汇集成一曲狂热的资本赞歌。

    沈浩然转动着手中的钢笔,看着财务总监递来的报表,净利润率从改革前的1.2%跃升至15.7%,库存周转率更是提升至3.2次/年。

     "小沈总,董事会那边......"财务总监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几位老董事都在问,下一步该怎么走?" 沈浩然将报表轻轻放在桌上,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诚信赢天下"匾额:"告诉他们,改革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他调出电脑里的PPT,星宁金融公司的企划书在屏幕上徐徐展开,"我们要成立自己的金融公司——星宁金融。

    "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老董事们面面相觑,有人摘下老花镜擦拭,有人下意识地转动着手中的佛珠。

    在他们的认知里,百货公司就该守着柜台做生意,涉足金融无异于在钢丝上跳舞。

     "胡闹!"分管采购的王叔重重拍案而起,"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多少企业就是因为贪心不足,最后血本无归!" 沈浩然不慌不忙地按下遥控器,大屏幕上出现了1995年中国金融市场的全景图:"各位叔伯,看看这些数据——居民储蓄存款突破3万亿,证券营业部数量年增长40%,但市面上的金融服务还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

    "他调出一张对比表,"我们的竞争对手已经开始尝试消费信贷,而我们还在靠卖货赚钱。

    " 会议室陷入沉默,只有空调外机的轰鸣声在角落里回荡。

    沈浩然知道,这些长辈并非顽固不化,而是被时代的惯性束缚了思维。

    他点开另一张PPT,上面是精心设计的股权架构图:"星宁金融将采用独立核算、风险隔离的模式,母公司只保留战略决策权。

    我保证,不会让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