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关灯
小
中
大
先生联系我,希望我为《白色橄榄树》二十周年纪念版作序。
我只是个二十一岁的理工科学生,和书中的萨辛差不多年纪,没有写作天赋,也没有文采。
说起来是没资格给书作序的,但罗俊峰先生说让我写写感想。
“写感想”,听着像命题作文。
对哪一件事的感想,还是对所有事的感想?罗俊峰先生没有给范围,我也琢磨不清楚。
很多人说这是一本关于战争的书。
要说对战争的感想,没有经历过的我觉得为难。
尽管总有国家和地区开战,但对我来说,那是太遥远的事。
虽然我父母身份特殊,但我的生活和普通小孩一样,并不会对战争这问题有什么天生的觉悟。
我的幼年是在江城乡下度过的。
人生最早的记忆来自于我父亲。
我依稀记得一两岁时的画面,是一个黄昏。
他抱着幼小的我从落着叶子的田埂上走过,他的手臂和胸膛是我幼年记忆中最温暖坚实的依靠。
一旁的母亲亲了我的额头,叫我:“小阿瓒~~” 父亲就笑:“要把这小家伙弄醒么?” 我当然没醒。
父亲的怀里温暖又安全,我舒展了手脚,搂住他呼呼大睡。
说来奇怪,母亲总爱叫我小阿瓒。
大概是因为我和父亲长得太像。
我人生最初的老师是我父亲。
他教我读书认字,带我放风筝,抓知了,钓龙虾,捉螃蟹,种花养草。
他说: “妈妈怕这个,我们还是把知了放了。
” “妈妈喜欢吃龙虾,给她多钓几个。
” “给妈妈摘点花回去。
” 更多的时候,妈妈就在身边, “阿瓒,你放他下来,让他自己走。
” “阿瓒,你看小树的脸上全是泥巴,哈哈哈。
” “阿瓒,要不要偷个柚子回去。
嗯,不好么?那算了。
下次等小树苗不在的时候我们再偷。
” …… 后来,叙之出世,我到了上学的年纪,家搬去了帝城。
成长时光如同飞逝。
一年一年,我渐渐长大,有些事在岁月里却没什么变化。
父亲始终是那个温柔的人,尤其对我的母亲。
或许很多人难以想象,但我的父亲母亲没有分离过一天。
我父亲身体不好,每月定期就得去医院。
大多数时候,他和母亲一起在家工作,或陪母亲一起去工作室。
我只是个二十一岁的理工科学生,和书中的萨辛差不多年纪,没有写作天赋,也没有文采。
说起来是没资格给书作序的,但罗俊峰先生说让我写写感想。
“写感想”,听着像命题作文。
对哪一件事的感想,还是对所有事的感想?罗俊峰先生没有给范围,我也琢磨不清楚。
很多人说这是一本关于战争的书。
要说对战争的感想,没有经历过的我觉得为难。
尽管总有国家和地区开战,但对我来说,那是太遥远的事。
虽然我父母身份特殊,但我的生活和普通小孩一样,并不会对战争这问题有什么天生的觉悟。
我的幼年是在江城乡下度过的。
人生最早的记忆来自于我父亲。
我依稀记得一两岁时的画面,是一个黄昏。
他抱着幼小的我从落着叶子的田埂上走过,他的手臂和胸膛是我幼年记忆中最温暖坚实的依靠。
一旁的母亲亲了我的额头,叫我:“小阿瓒~~” 父亲就笑:“要把这小家伙弄醒么?” 我当然没醒。
父亲的怀里温暖又安全,我舒展了手脚,搂住他呼呼大睡。
说来奇怪,母亲总爱叫我小阿瓒。
大概是因为我和父亲长得太像。
我人生最初的老师是我父亲。
他教我读书认字,带我放风筝,抓知了,钓龙虾,捉螃蟹,种花养草。
他说: “妈妈怕这个,我们还是把知了放了。
” “妈妈喜欢吃龙虾,给她多钓几个。
” “给妈妈摘点花回去。
” 更多的时候,妈妈就在身边, “阿瓒,你放他下来,让他自己走。
” “阿瓒,你看小树的脸上全是泥巴,哈哈哈。
” “阿瓒,要不要偷个柚子回去。
嗯,不好么?那算了。
下次等小树苗不在的时候我们再偷。
” …… 后来,叙之出世,我到了上学的年纪,家搬去了帝城。
成长时光如同飞逝。
一年一年,我渐渐长大,有些事在岁月里却没什么变化。
父亲始终是那个温柔的人,尤其对我的母亲。
或许很多人难以想象,但我的父亲母亲没有分离过一天。
我父亲身体不好,每月定期就得去医院。
大多数时候,他和母亲一起在家工作,或陪母亲一起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