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聂小倩 义鼠 地震
关灯
小
中
大
1.聂小倩
在浙江,有个名叫宁采臣的男子,为人慷慨豪爽,格外注重自身的品行操守,向来对人宣称:“我这一生,绝不多看其他女子一眼。
”一日,宁采臣前往金华。
行至城北,他见一座兰若寺,寺中殿塔巍峨壮丽,可四周蓬蒿长得比人还高,仿佛久无人迹。
东西两侧的僧舍,双扉虚掩,唯有南边有一小舍,门锁崭新。
再看殿东角落,翠竹郁郁葱葱,阶下有个巨大的池塘,野生的莲藕已然开花。
宁采臣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清幽之地。
恰逢学使前来考核,城中房舍价格昂贵,他便打算在此留宿,于是一边在寺中散步,一边等待僧人归来。
傍晚时分,有个士人前来打开南边小舍的门。
宁采臣赶忙上前行礼,并说明自己想借住的想法。
士人说道:“这里没有房主,我也是寄居于此。
你若能忍受这荒凉,日后常来交流,那便再好不过!”宁采臣十分欣喜,找来干草当作床铺,支起木板当作桌子,准备长久居住。
当晚,明月高悬,清辉如水。
二人在殿廊下促膝而坐,各自通报姓名。
士人自称姓燕,字赤霞。
宁采臣原以为他是来参加考试的,可听其口音,并不像浙江人。
询问之下,燕赤霞称自己是秦人,言语间朴实诚恳。
聊了一会儿后,两人无话可说,便拱手作别,各自回房休息。
宁采臣因初来乍到,久久难以入眠。
忽然听到屋子北面传来低语声,似乎有人在交谈。
他起身,趴在北壁的石窗下悄悄窥探。
只见短墙外有个小院落,有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还有一个老媪,穿着暗红色衣服,头上插着簪子,满脸皱纹,老态龙钟,二人正在月下交谈。
妇人问:“小倩怎么这么久还不来?”老媪说:“大概快来了。
”妇人又问:“她该不会在姥姥那儿有怨言吧?”老媪回答:“没听说,只是看她神色好像有些忧愁。
”妇人说:“这丫头还是不要结识太多人为好。
”话还没说完,就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走来,容貌绝美,艳丽非凡。
老媪笑着说:“我们在背后议论人,没想到这小丫头悄无声息地就来了,幸好没说她坏话。
”又说:“小娘子真是如画中人,要是我是男子,恐怕也会被迷得神魂颠倒。
”女子说:“姥姥不夸赞我,还有谁会说我好呢?”接着,妇人、女子又低声交谈了几句,宁采臣听不清她们在说什么。
他以为是邻居家眷,便不再理会,准备睡觉,又过了许久,外面才安静下来。
刚要入睡,宁采臣感觉有人来到自己的住处。
他急忙起身查看,原来是北院的那个女子。
女子笑着说:“月夜难眠,想与你共度良宵。
”宁采臣一脸严肃地说:“你要顾及他人的议论,我也害怕流言蜚语。
一旦失足,廉耻便荡然无存。
”女子说:“夜里没人知道。
”宁采臣又呵斥她。
女子犹豫不决,似乎还想说些什么。
宁采臣大声叱道:“赶紧走!不然,我就喊南舍的人知道。
”女子害怕了,转身离开。
走到门口,她忽然又回来,把一锭黄金放在褥子上。
宁采臣捡起黄金扔到院子里,说:“不义之财,别弄脏了我的口袋!”女子满脸羞愧地出去,捡起金子自言自语道:“这男子真是铁石心肠。
”第二天清晨,有个兰溪的书生带着一个仆人来此候考,住在东厢。
到了夜里,书生突然暴毙。
他的脚心有个小孔,像是被锥子刺的,还有细细的血流出,众人都不知是何缘故。
过了一夜,书生的仆人也死了,症状相同。
傍晚,燕赤霞回来,宁采臣向他询问此事,燕赤霞认为是鬼魅作祟。
宁采臣向来刚正,对此并不太在意。
半夜时分,女子再次来到宁采臣的房间,对他说:“我见过的人多了,却从未见过像你这般刚正的人。
你真是圣贤君子,我不敢欺骗你。
我叫小倩,姓聂,十八岁就夭折了,被葬在寺旁。
我被妖物威胁,被迫做些下贱之事,厚着脸皮讨好别人,实在不是我所愿意的。
如今寺里没有可杀之人,恐怕夜叉就要来了。
”宁采臣惊恐地向她求计。
女子说:“和燕生同住一室便可免去灾祸。
”宁采臣问:“你为何不迷惑燕生?”女子回答:“他是个奇人,我根本不敢靠近。
”宁采臣又问:“你是如何迷惑人的?”女子说:“与我亲昵的人,我会暗中用锥子刺他的脚,他就会茫然无知,我趁机吸取他的血供给妖物饮用。
我还会用金子迷惑人,那其实不是金子,而是罗刹鬼骨,留下它能截取人的心肝。
这两种手段,不过是为了迎合人们的喜好罢了。
”宁采臣听后十分感激,询问防范的日期,女子说是明晚。
临别时,女子哭泣着说:“我深陷苦海,求上岸而不得。
你义气冲天,定能救我于水火。
倘若你肯将我的尸骨收敛,归葬于故乡,那便是再造之恩。
”宁采臣毅然答应。
他又问女子埋葬的地方,女子说:“只要记住白杨树上有乌鸦巢的便是。
”说完便出门,消失不见了。
第二天,宁采臣担心燕赤霞外出,早早前去邀请他过来。
辰时过后,宁采臣准备好酒菜,留意观察燕赤霞。
提出要与他同宿,燕赤霞以自己喜欢独处为由推辞。
宁采臣不听,强行带着卧具过来,燕赤霞不得已,只好搬来床铺与他同宿。
燕赤霞叮嘱道:“我知道你是大丈夫,十分钦佩。
但我有个隐情,难以立刻说出口。
希望你不要翻看我的箱子包袱,不然对我们俩都不利。
”宁采臣认真地答应了。
两人各自就寝后,燕赤霞把箱子放在窗台上,躺下不久,便鼾声如雷。
宁采臣却难以入睡。
将近一更天时,窗外隐隐约约有人影。
不一会儿,那人靠近窗户窥探,目光闪烁。
宁采臣十分害怕,刚想叫醒燕赤霞,忽然有个东西从箱子里破箱而出,光芒耀眼如白练,撞断了窗上的石棂,如闪电般射出,随即又迅速收回,眨眼间便消失不见。
燕赤霞惊醒起身,宁采臣假装睡着偷偷观察。
燕赤霞捧着箱子查看,取出一个东西,对着月光嗅了嗅,那东西白光晶莹,长约二寸,宽窄如同韭菜叶。
随后,他将东西层层包裹好,仍旧放回破箱子里,自言自语道:“什么老妖怪,如此大胆,竟弄坏了我的箱子。
”说完又躺下睡觉。
宁采
”一日,宁采臣前往金华。
行至城北,他见一座兰若寺,寺中殿塔巍峨壮丽,可四周蓬蒿长得比人还高,仿佛久无人迹。
东西两侧的僧舍,双扉虚掩,唯有南边有一小舍,门锁崭新。
再看殿东角落,翠竹郁郁葱葱,阶下有个巨大的池塘,野生的莲藕已然开花。
宁采臣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清幽之地。
恰逢学使前来考核,城中房舍价格昂贵,他便打算在此留宿,于是一边在寺中散步,一边等待僧人归来。
傍晚时分,有个士人前来打开南边小舍的门。
宁采臣赶忙上前行礼,并说明自己想借住的想法。
士人说道:“这里没有房主,我也是寄居于此。
你若能忍受这荒凉,日后常来交流,那便再好不过!”宁采臣十分欣喜,找来干草当作床铺,支起木板当作桌子,准备长久居住。
当晚,明月高悬,清辉如水。
二人在殿廊下促膝而坐,各自通报姓名。
士人自称姓燕,字赤霞。
宁采臣原以为他是来参加考试的,可听其口音,并不像浙江人。
询问之下,燕赤霞称自己是秦人,言语间朴实诚恳。
聊了一会儿后,两人无话可说,便拱手作别,各自回房休息。
宁采臣因初来乍到,久久难以入眠。
忽然听到屋子北面传来低语声,似乎有人在交谈。
他起身,趴在北壁的石窗下悄悄窥探。
只见短墙外有个小院落,有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还有一个老媪,穿着暗红色衣服,头上插着簪子,满脸皱纹,老态龙钟,二人正在月下交谈。
妇人问:“小倩怎么这么久还不来?”老媪说:“大概快来了。
”妇人又问:“她该不会在姥姥那儿有怨言吧?”老媪回答:“没听说,只是看她神色好像有些忧愁。
”妇人说:“这丫头还是不要结识太多人为好。
”话还没说完,就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走来,容貌绝美,艳丽非凡。
老媪笑着说:“我们在背后议论人,没想到这小丫头悄无声息地就来了,幸好没说她坏话。
”又说:“小娘子真是如画中人,要是我是男子,恐怕也会被迷得神魂颠倒。
”女子说:“姥姥不夸赞我,还有谁会说我好呢?”接着,妇人、女子又低声交谈了几句,宁采臣听不清她们在说什么。
他以为是邻居家眷,便不再理会,准备睡觉,又过了许久,外面才安静下来。
刚要入睡,宁采臣感觉有人来到自己的住处。
他急忙起身查看,原来是北院的那个女子。
女子笑着说:“月夜难眠,想与你共度良宵。
”宁采臣一脸严肃地说:“你要顾及他人的议论,我也害怕流言蜚语。
一旦失足,廉耻便荡然无存。
”女子说:“夜里没人知道。
”宁采臣又呵斥她。
女子犹豫不决,似乎还想说些什么。
宁采臣大声叱道:“赶紧走!不然,我就喊南舍的人知道。
”女子害怕了,转身离开。
走到门口,她忽然又回来,把一锭黄金放在褥子上。
宁采臣捡起黄金扔到院子里,说:“不义之财,别弄脏了我的口袋!”女子满脸羞愧地出去,捡起金子自言自语道:“这男子真是铁石心肠。
”第二天清晨,有个兰溪的书生带着一个仆人来此候考,住在东厢。
到了夜里,书生突然暴毙。
他的脚心有个小孔,像是被锥子刺的,还有细细的血流出,众人都不知是何缘故。
过了一夜,书生的仆人也死了,症状相同。
傍晚,燕赤霞回来,宁采臣向他询问此事,燕赤霞认为是鬼魅作祟。
宁采臣向来刚正,对此并不太在意。
半夜时分,女子再次来到宁采臣的房间,对他说:“我见过的人多了,却从未见过像你这般刚正的人。
你真是圣贤君子,我不敢欺骗你。
我叫小倩,姓聂,十八岁就夭折了,被葬在寺旁。
我被妖物威胁,被迫做些下贱之事,厚着脸皮讨好别人,实在不是我所愿意的。
如今寺里没有可杀之人,恐怕夜叉就要来了。
”宁采臣惊恐地向她求计。
女子说:“和燕生同住一室便可免去灾祸。
”宁采臣问:“你为何不迷惑燕生?”女子回答:“他是个奇人,我根本不敢靠近。
”宁采臣又问:“你是如何迷惑人的?”女子说:“与我亲昵的人,我会暗中用锥子刺他的脚,他就会茫然无知,我趁机吸取他的血供给妖物饮用。
我还会用金子迷惑人,那其实不是金子,而是罗刹鬼骨,留下它能截取人的心肝。
这两种手段,不过是为了迎合人们的喜好罢了。
”宁采臣听后十分感激,询问防范的日期,女子说是明晚。
临别时,女子哭泣着说:“我深陷苦海,求上岸而不得。
你义气冲天,定能救我于水火。
倘若你肯将我的尸骨收敛,归葬于故乡,那便是再造之恩。
”宁采臣毅然答应。
他又问女子埋葬的地方,女子说:“只要记住白杨树上有乌鸦巢的便是。
”说完便出门,消失不见了。
第二天,宁采臣担心燕赤霞外出,早早前去邀请他过来。
辰时过后,宁采臣准备好酒菜,留意观察燕赤霞。
提出要与他同宿,燕赤霞以自己喜欢独处为由推辞。
宁采臣不听,强行带着卧具过来,燕赤霞不得已,只好搬来床铺与他同宿。
燕赤霞叮嘱道:“我知道你是大丈夫,十分钦佩。
但我有个隐情,难以立刻说出口。
希望你不要翻看我的箱子包袱,不然对我们俩都不利。
”宁采臣认真地答应了。
两人各自就寝后,燕赤霞把箱子放在窗台上,躺下不久,便鼾声如雷。
宁采臣却难以入睡。
将近一更天时,窗外隐隐约约有人影。
不一会儿,那人靠近窗户窥探,目光闪烁。
宁采臣十分害怕,刚想叫醒燕赤霞,忽然有个东西从箱子里破箱而出,光芒耀眼如白练,撞断了窗上的石棂,如闪电般射出,随即又迅速收回,眨眼间便消失不见。
燕赤霞惊醒起身,宁采臣假装睡着偷偷观察。
燕赤霞捧着箱子查看,取出一个东西,对着月光嗅了嗅,那东西白光晶莹,长约二寸,宽窄如同韭菜叶。
随后,他将东西层层包裹好,仍旧放回破箱子里,自言自语道:“什么老妖怪,如此大胆,竟弄坏了我的箱子。
”说完又躺下睡觉。
宁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