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汾州狐 巧娘 吴令
关灯
小
中
大
1.汾州狐
汾州判朱公与狐女在汾州,有一位任职判官的朱公。
他所居住的官署中,时常有狐狸出没。
平日里,朱公对此也只是略有耳闻,并未太放在心上。
一日夜晚,万籁俱寂,唯有朱公的书房还亮着灯。
他正坐在书桌前,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公文。
灯光昏黄,在寂静的房间里摇曳闪烁。
忽然,一个身影在灯下一闪而过,朱公起初以为是家中的仆妇,并未多加留意。
过了一会儿,他不经意间抬起头,却发现眼前的女子面容陌生,她亭亭玉立在灯下,容光焕发,艳绝人寰。
朱公心中一惊,瞬间明白这女子绝非凡人,定是狐仙无疑。
然而,朱公被她的美貌深深吸引,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爱慕之情,竟不由自主地招呼她过来。
女子停下脚步,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说道:“你如此大声地招呼人,我难道是你家的婢女吗?”朱公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笑着起身,轻轻拉着女子坐下,诚恳地向她道歉。
自那之后,两人渐渐熟络起来,感情愈发深厚,没过多久便如夫妻一般恩爱。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朱公沉醉在与狐女的温柔乡中,几乎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直到有一天,狐女突然神色凝重地对朱公说:“你的官运即将迎来变动,升迁的日子就在不久之后了。
”朱公又惊又喜,忙问:“那会是什么时候呢?”狐女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就在眼前。
只是,前来祝贺你升迁的人刚到门口,那吊丧之人也已在街巷之中徘徊,恐怕你这官是做不成了。
”朱公听后,心中疑惑不解,却又无法从狐女口中得知更多详情。
果然,三天之后,升迁的喜讯如期而至。
朱公满心欢喜,以为自己的仕途即将迎来新的高峰。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第二天,朱公便接到了家中传来的噩耗——太夫人去世了。
朱公悲痛万分,无奈之下,只能辞去官职,准备回家奔丧。
朱公深知自己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心中对狐女充满了不舍。
他苦苦哀求狐女与他一同返乡,狐女却坚决拒绝了他。
朱公不死心,一直纠缠着狐女,狐女被他的深情所打动,最终答应送他到河边。
到了河边,朱公看着滔滔河水,心中愈发焦急,他再次试图劝说狐女与他一同上船。
狐女看着朱公,眼中满是无奈与不舍,轻声说道:“你有所不知,狐类天生不能过河。
”朱公听后,如遭雷击,呆呆地站在河边,望着河水,心中五味杂陈。
他实在无法接受与狐女就此分别,于是便在河畔徘徊,一步也不肯离去。
就在朱公满心绝望之时,狐女突然转身,对他说道:“你且在此稍候,我去拜访一位故旧。
”说完,狐女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朱公在河边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无比漫长。
过了许久,狐女终于回来了。
与此同时,一位神秘的客人也接踵而至,前来拜访朱公。
狐女将客人请进了别室,两人在里面低声交谈着。
朱公心中好奇,却又不便前去打扰。
客人离开后,狐女才来到朱公身边,微笑着说道:“现在你可以上船了,我送你过河。
”朱公惊讶地问道:“你之前说不能过河,现在为何又可以了?”狐女轻轻一笑,解释道:“我刚才去拜访的不是别人,正是河神。
我为了你的缘故,特地向他求情。
他答应给我十天的时间往返,所以我可以暂时陪你过河。
”朱公听后,又惊又喜,紧紧握住狐女的手,眼中满是感激与爱意。
两人一同登上了船,在河神的庇佑下,船只平稳地行驶在河面上。
朱公望着身旁的狐女,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短暂的相聚是如此珍贵。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十天的期限很快就到了,狐女不得不与朱公告别。
朱公紧紧拉住狐女的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多么希望时间能够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狐女终究不属于这个世界。
狐女轻轻挣脱朱公的手,转身离去。
朱公望着狐女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思念。
直到狐女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朱公才缓缓转身,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段与狐女的奇妙缘分,成为了朱公心中永远无法忘怀的回忆,在他的余生中,时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悄然涌上心头。
2.巧娘 傅廉与巧娘的奇幻姻缘在广东,有一位缙绅傅氏,年逾六十,晚年得子,取名傅廉。
傅廉极为聪慧,却天生患有天阉之症,十七岁时,私处竟如蚕般细小。
这事儿远近皆知,谁家也不愿将女儿许配给他。
傅氏自觉宗嗣无望,整日忧心忡忡,却又无计可施。
傅廉跟随先生读书。
一日,先生有事外出,恰好门外有耍猴戏的,傅廉被那热闹场景吸引,便荒废了学业跑去观看。
眼看先生快回来了,他心中害怕,竟慌不择路地逃走了。
离家数里后,只见一位身着素衣的女郎,带着小婢女从前面走来。
女郎一回眸,那妖冶艳丽的容貌让傅廉瞬间看呆了眼,她莲步轻移,略显迟缓。
傅廉不由自主地快步从她身旁走过。
女郎回头对婢女说:“你去问问那位公子,可是要去琼州?”婢女果真上前询问,傅廉疑惑地问这是为何,女郎说道:“若是去琼州,这儿有一封书信,劳烦他顺路带到我家。
我老母在家,也可尽地主之谊。
”傅廉本就无处可去,想着去琼州也无妨,便答应了下来。
女郎把信交给婢女,婢女转手递给傅廉。
傅廉询问她们的姓名和住处,女郎答道:“我姓华,住在秦女村,离北郭有三四里地。
”傅廉带着信,搭船便出发了。
到了琼州北郭时,天色已晚,傅廉打听秦女村,却无人知晓。
他朝着北方又走了四五里路,此时星月璀璨,路边芳草萋萋,一片茫茫,却不见旅店。
傅廉心中窘迫,忽见路边有座坟墓,便想在坟边暂歇。
可又害怕遭遇虎狼,无奈之下,他只好像猴子般爬上树,蹲在树枝上。
四周松涛阵阵,夜虫哀鸣,傅廉心中忐忑不安,懊悔得肠子都青了。
忽然,他听到树下有人声,低头俯瞰,竟出现一座庭院,一位丽人正坐在石凳上,两个丫鬟手持画烛,分立左右。
丽人向左看了看说:“今夜月色皎洁,星辰稀疏,华姑送的团茶,可以烹上一盏,来赏这良夜美景。
”傅廉以为遇见了鬼魅,吓得毛发直立,大气都不敢出。
忽然,婢女仰头看向树上说:“树上有人!”丽人惊起,说道:“是何处的大胆狂徒,竟暗中窥探!”傅廉吓得魂飞魄散,无处可逃,只好慢慢从树上爬下来,伏地求饶。
丽人走近一看,反倒由怒转喜,拉着他一同坐下。
傅廉偷偷瞧去,只见丽人年纪约莫十七八岁,姿态绝美,听她说话,也是本地口音。
丽人问道:“公子这是要去哪里?”傅廉回答:“我为人送信。
”丽人说:“野外多有暴徒,露宿此地危险。
若是公子不嫌弃寒舍简陋,不妨在此借
他所居住的官署中,时常有狐狸出没。
平日里,朱公对此也只是略有耳闻,并未太放在心上。
一日夜晚,万籁俱寂,唯有朱公的书房还亮着灯。
他正坐在书桌前,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公文。
灯光昏黄,在寂静的房间里摇曳闪烁。
忽然,一个身影在灯下一闪而过,朱公起初以为是家中的仆妇,并未多加留意。
过了一会儿,他不经意间抬起头,却发现眼前的女子面容陌生,她亭亭玉立在灯下,容光焕发,艳绝人寰。
朱公心中一惊,瞬间明白这女子绝非凡人,定是狐仙无疑。
然而,朱公被她的美貌深深吸引,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爱慕之情,竟不由自主地招呼她过来。
女子停下脚步,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说道:“你如此大声地招呼人,我难道是你家的婢女吗?”朱公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笑着起身,轻轻拉着女子坐下,诚恳地向她道歉。
自那之后,两人渐渐熟络起来,感情愈发深厚,没过多久便如夫妻一般恩爱。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朱公沉醉在与狐女的温柔乡中,几乎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直到有一天,狐女突然神色凝重地对朱公说:“你的官运即将迎来变动,升迁的日子就在不久之后了。
”朱公又惊又喜,忙问:“那会是什么时候呢?”狐女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就在眼前。
只是,前来祝贺你升迁的人刚到门口,那吊丧之人也已在街巷之中徘徊,恐怕你这官是做不成了。
”朱公听后,心中疑惑不解,却又无法从狐女口中得知更多详情。
果然,三天之后,升迁的喜讯如期而至。
朱公满心欢喜,以为自己的仕途即将迎来新的高峰。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第二天,朱公便接到了家中传来的噩耗——太夫人去世了。
朱公悲痛万分,无奈之下,只能辞去官职,准备回家奔丧。
朱公深知自己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心中对狐女充满了不舍。
他苦苦哀求狐女与他一同返乡,狐女却坚决拒绝了他。
朱公不死心,一直纠缠着狐女,狐女被他的深情所打动,最终答应送他到河边。
到了河边,朱公看着滔滔河水,心中愈发焦急,他再次试图劝说狐女与他一同上船。
狐女看着朱公,眼中满是无奈与不舍,轻声说道:“你有所不知,狐类天生不能过河。
”朱公听后,如遭雷击,呆呆地站在河边,望着河水,心中五味杂陈。
他实在无法接受与狐女就此分别,于是便在河畔徘徊,一步也不肯离去。
就在朱公满心绝望之时,狐女突然转身,对他说道:“你且在此稍候,我去拜访一位故旧。
”说完,狐女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朱公在河边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无比漫长。
过了许久,狐女终于回来了。
与此同时,一位神秘的客人也接踵而至,前来拜访朱公。
狐女将客人请进了别室,两人在里面低声交谈着。
朱公心中好奇,却又不便前去打扰。
客人离开后,狐女才来到朱公身边,微笑着说道:“现在你可以上船了,我送你过河。
”朱公惊讶地问道:“你之前说不能过河,现在为何又可以了?”狐女轻轻一笑,解释道:“我刚才去拜访的不是别人,正是河神。
我为了你的缘故,特地向他求情。
他答应给我十天的时间往返,所以我可以暂时陪你过河。
”朱公听后,又惊又喜,紧紧握住狐女的手,眼中满是感激与爱意。
两人一同登上了船,在河神的庇佑下,船只平稳地行驶在河面上。
朱公望着身旁的狐女,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短暂的相聚是如此珍贵。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十天的期限很快就到了,狐女不得不与朱公告别。
朱公紧紧拉住狐女的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多么希望时间能够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狐女终究不属于这个世界。
狐女轻轻挣脱朱公的手,转身离去。
朱公望着狐女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思念。
直到狐女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朱公才缓缓转身,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段与狐女的奇妙缘分,成为了朱公心中永远无法忘怀的回忆,在他的余生中,时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悄然涌上心头。
2.巧娘 傅廉与巧娘的奇幻姻缘在广东,有一位缙绅傅氏,年逾六十,晚年得子,取名傅廉。
傅廉极为聪慧,却天生患有天阉之症,十七岁时,私处竟如蚕般细小。
这事儿远近皆知,谁家也不愿将女儿许配给他。
傅氏自觉宗嗣无望,整日忧心忡忡,却又无计可施。
傅廉跟随先生读书。
一日,先生有事外出,恰好门外有耍猴戏的,傅廉被那热闹场景吸引,便荒废了学业跑去观看。
眼看先生快回来了,他心中害怕,竟慌不择路地逃走了。
离家数里后,只见一位身着素衣的女郎,带着小婢女从前面走来。
女郎一回眸,那妖冶艳丽的容貌让傅廉瞬间看呆了眼,她莲步轻移,略显迟缓。
傅廉不由自主地快步从她身旁走过。
女郎回头对婢女说:“你去问问那位公子,可是要去琼州?”婢女果真上前询问,傅廉疑惑地问这是为何,女郎说道:“若是去琼州,这儿有一封书信,劳烦他顺路带到我家。
我老母在家,也可尽地主之谊。
”傅廉本就无处可去,想着去琼州也无妨,便答应了下来。
女郎把信交给婢女,婢女转手递给傅廉。
傅廉询问她们的姓名和住处,女郎答道:“我姓华,住在秦女村,离北郭有三四里地。
”傅廉带着信,搭船便出发了。
到了琼州北郭时,天色已晚,傅廉打听秦女村,却无人知晓。
他朝着北方又走了四五里路,此时星月璀璨,路边芳草萋萋,一片茫茫,却不见旅店。
傅廉心中窘迫,忽见路边有座坟墓,便想在坟边暂歇。
可又害怕遭遇虎狼,无奈之下,他只好像猴子般爬上树,蹲在树枝上。
四周松涛阵阵,夜虫哀鸣,傅廉心中忐忑不安,懊悔得肠子都青了。
忽然,他听到树下有人声,低头俯瞰,竟出现一座庭院,一位丽人正坐在石凳上,两个丫鬟手持画烛,分立左右。
丽人向左看了看说:“今夜月色皎洁,星辰稀疏,华姑送的团茶,可以烹上一盏,来赏这良夜美景。
”傅廉以为遇见了鬼魅,吓得毛发直立,大气都不敢出。
忽然,婢女仰头看向树上说:“树上有人!”丽人惊起,说道:“是何处的大胆狂徒,竟暗中窥探!”傅廉吓得魂飞魄散,无处可逃,只好慢慢从树上爬下来,伏地求饶。
丽人走近一看,反倒由怒转喜,拉着他一同坐下。
傅廉偷偷瞧去,只见丽人年纪约莫十七八岁,姿态绝美,听她说话,也是本地口音。
丽人问道:“公子这是要去哪里?”傅廉回答:“我为人送信。
”丽人说:“野外多有暴徒,露宿此地危险。
若是公子不嫌弃寒舍简陋,不妨在此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