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画马 局诈 放蝶
关灯
小
中
大
这音调定会更加美妙。
”李生欣然说道:“我珍藏着一把琴,绝非寻常之物。
今日遇到您这样的知音,我又怎敢再隐瞒呢?”于是,李生打开木匣,取出裹着古琴的锦囊。
程氏用袍袖轻轻拂去琴上的灰尘,凭几而坐,再次弹奏起来。
这一次,琴声刚柔并济,应和着节拍,技艺精湛,美妙入神,李生不禁拍手叫绝。
程氏说道:“我这点微薄的技艺,实在有负这把良琴。
若能让我的妻子弹奏一曲,想必会有更美妙的声音。
”李生惊讶地问道:“您的闺中夫人也精通琴艺吗?”程氏笑道:“刚刚我弹奏的这首曲子,便是从妻子那里学来的。
”李生叹道:“只可惜夫人在闺阁之中,我无法听到她的演奏。
”程氏说:“我们情同一家,本就不必拘泥于形迹。
明日您请携琴前来,我定让她隔着帘子为您演奏。
”李生满心欢喜地答应了。
次日,李生抱着古琴前往邑丞官署。
程氏立即准备酒菜,热情款待。
过了一会儿,程氏拿着琴进入内室,很快又出来坐下。
不一会儿,只见帘内隐隐约约有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女子身影,片刻之后,一股淡淡的香气飘出户外。
又过了一会儿,弦声轻轻响起,李生仔细聆听,却不知是何曲子。
只觉得那琴声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荡人心魄,令人骨头都仿佛酥软了,魂魄也随之飞越。
曲终之后,帘内之人似乎也想看看李生,微微露出身影,李生定睛一看,竟是一位二十余岁、容貌绝美、绝代无双的女子。
程氏举起巨大的酒杯,劝李生痛饮。
帘内又改弦弹奏起《闲情之赋》,李生此时已完全被琴声和美人所迷惑,神情恍惚。
他倾饮过量,醉意朦胧,起身告辞,并索要古琴。
程氏说道:“您醉后恐怕会不小心摔倒,损坏古琴。
明日您再来,我定会让闺中夫人尽情展示她的所长。
”李生无奈,只好先回家。
次日,李生前往邑丞官署,却发现官署寂静无声,只有一位老隶在应门。
李生询问情况,老隶说:“五更时,邑丞大人携家眷离去,不知去了何处,只说往返大约三日。
”李生只好按照约定的日期再次前往等候,然而直到日暮,也没有任何消息。
吏皂们都感到十分疑惑,便禀告县令,县令命人打开官署的门查看,只见室内空空如也,只有几榻还留在那里。
此事上报到上级官员处,也无人能推测出其中的缘由。
李生失去了古琴,茶不思饭不想,寝食俱废。
他不远数千里,前往程氏的家乡寻访。
程氏本是楚地人,三年前,通过捐资获得了嘉祥邑丞的职位。
李生执着地打听他的姓名和居住之地,然而在楚地却并无此人。
有人说:“有一位程道士,擅长鼓琴,又传说他有点金之术。
三年前,他忽然离去,再也没有出现过。
”李生怀疑程氏就是那位程道士,又仔细审视程氏的年龄、容貌,与传说中的程道士吻合无误。
李生这才明白,原来道士捐官都是为了这把古琴。
他们相交一年多,程道士从未提及音律之事,渐渐地拿出琴来,渐渐地展示技艺,又渐渐地用佳丽迷惑他。
经过三年的精心谋划,最终得到古琴后便离去。
道士对琴的痴迷,远远超过了李生。
天下的骗局千奇百怪,像这位道士这样的骗术,可谓是骗术中的风雅之辈了。
异史氏感叹道:御史和副将军,一个为求仕途依附贵戚,一个为谋职位贿赂近侍,皆因欲望蒙蔽双眼,落入骗局。
李生爱琴如命,却因知音之谊轻信他人,痛失爱琴。
武弁之人虽愚笨,可那朝廷之门又岂是可以随意假冒的?真怀疑其中有幻术存在,正所谓“大盗不操矛弧”,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无需武力,仅凭智谋便将他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而那道士,为得爱琴,处心积虑,以风雅之名行诈骗之实,令人叹息。
这世间的种种骗局,皆因人心的贪婪和欲望而起,实在值得人们深思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放蝶 蝶怨与火驴:两则官宦奇闻一、蝶刑之谴康熙年间,长山进士王嵙任县令,独创“蝶刑”:凡有罪者,按律轻重罚纳彩蝶赎罪。
衙堂每日千蝶纷飞,青黑紫白交旋如碎锦,王嵙常拍案大笑,谓此“以美刑恶”。
某夜,王嵙醉卧书房,见纱帐微动,一女子款步而入。
月白襦裙绣满蝶纹,眉间朱砂痣似滴血,开口时袖中飘出金粉:“君以蝶代刑,三月间折我姊妹三千。
今夜先教君尝风流小惩。
”言毕化作白蝶,绕梁三匝,翅尖扫落案头朱砂砚。
次日辰时,王嵙独坐衙署饮梅子酒,忽闻“直指使至”。
他慌忙起身,却未觉发间斜簪着幼女所插的素绢花——晨起女儿撒娇,强将此花别于乌纱。
八抬大轿前,直指使见堂堂县令簪花出迎,勃然大怒:“朝廷命官作女儿态,成何体统!”王嵙伏地请罪,官袍已被冷汗浸透。
三日后,罚蝶令悄然废止。
有人见他夜半独坐衙堂,逐只扑杀误入的流萤,烛火摇曳中,似见白蝶影隐于梁间。
二、火驴之祸同年,青城司理于重寅生性疏狂。
元宵夜,他命人将百枚爆竹缠于黑驴周身,尾系火捻,独诣太守府前击鼓:“卑职献火驴贺岁,请大人一观!”时太守幼子正患痘症,府中悬白幡避秽。
门子连称“不便”,于重寅却猛拍辕门:“机不可失,迟则火熄!”太守无奈,命开角门。
火驴甫入,于重寅点燃捻子。
刹那间爆声如雷,驴眼充血狂踏,火星溅落窗棂,引燃纱幔。
府内丫鬟尖叫奔逃,瓷器碎裂声混着爆竹轰鸣。
待众人持水泼救,前厅已焦黑一片,更糟的是痘儿受此惊吓,当夜气绝。
太守手握孩儿遗落的虎头靴,立誓参奏。
于重寅遍求三司官员,披麻戴孝跪于太守府三日,额角血痕渗入青砖。
终得一纸“酒后失仪”的从轻发落。
自此,他常对镜摩挲额上疤痕,见人便说:“火驴踏碎的,原是我这颗狂心。
”异史氏叹曰:蝶舞堂前本雅事,偏成酷政;火驴献岁本戏谑,竟酿大祸。
为官者一念之差,或成风月,或化业火,可不慎哉! 喜欢书生们的故事请大家收藏:()书生们的故事
”李生欣然说道:“我珍藏着一把琴,绝非寻常之物。
今日遇到您这样的知音,我又怎敢再隐瞒呢?”于是,李生打开木匣,取出裹着古琴的锦囊。
程氏用袍袖轻轻拂去琴上的灰尘,凭几而坐,再次弹奏起来。
这一次,琴声刚柔并济,应和着节拍,技艺精湛,美妙入神,李生不禁拍手叫绝。
程氏说道:“我这点微薄的技艺,实在有负这把良琴。
若能让我的妻子弹奏一曲,想必会有更美妙的声音。
”李生惊讶地问道:“您的闺中夫人也精通琴艺吗?”程氏笑道:“刚刚我弹奏的这首曲子,便是从妻子那里学来的。
”李生叹道:“只可惜夫人在闺阁之中,我无法听到她的演奏。
”程氏说:“我们情同一家,本就不必拘泥于形迹。
明日您请携琴前来,我定让她隔着帘子为您演奏。
”李生满心欢喜地答应了。
次日,李生抱着古琴前往邑丞官署。
程氏立即准备酒菜,热情款待。
过了一会儿,程氏拿着琴进入内室,很快又出来坐下。
不一会儿,只见帘内隐隐约约有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女子身影,片刻之后,一股淡淡的香气飘出户外。
又过了一会儿,弦声轻轻响起,李生仔细聆听,却不知是何曲子。
只觉得那琴声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荡人心魄,令人骨头都仿佛酥软了,魂魄也随之飞越。
曲终之后,帘内之人似乎也想看看李生,微微露出身影,李生定睛一看,竟是一位二十余岁、容貌绝美、绝代无双的女子。
程氏举起巨大的酒杯,劝李生痛饮。
帘内又改弦弹奏起《闲情之赋》,李生此时已完全被琴声和美人所迷惑,神情恍惚。
他倾饮过量,醉意朦胧,起身告辞,并索要古琴。
程氏说道:“您醉后恐怕会不小心摔倒,损坏古琴。
明日您再来,我定会让闺中夫人尽情展示她的所长。
”李生无奈,只好先回家。
次日,李生前往邑丞官署,却发现官署寂静无声,只有一位老隶在应门。
李生询问情况,老隶说:“五更时,邑丞大人携家眷离去,不知去了何处,只说往返大约三日。
”李生只好按照约定的日期再次前往等候,然而直到日暮,也没有任何消息。
吏皂们都感到十分疑惑,便禀告县令,县令命人打开官署的门查看,只见室内空空如也,只有几榻还留在那里。
此事上报到上级官员处,也无人能推测出其中的缘由。
李生失去了古琴,茶不思饭不想,寝食俱废。
他不远数千里,前往程氏的家乡寻访。
程氏本是楚地人,三年前,通过捐资获得了嘉祥邑丞的职位。
李生执着地打听他的姓名和居住之地,然而在楚地却并无此人。
有人说:“有一位程道士,擅长鼓琴,又传说他有点金之术。
三年前,他忽然离去,再也没有出现过。
”李生怀疑程氏就是那位程道士,又仔细审视程氏的年龄、容貌,与传说中的程道士吻合无误。
李生这才明白,原来道士捐官都是为了这把古琴。
他们相交一年多,程道士从未提及音律之事,渐渐地拿出琴来,渐渐地展示技艺,又渐渐地用佳丽迷惑他。
经过三年的精心谋划,最终得到古琴后便离去。
道士对琴的痴迷,远远超过了李生。
天下的骗局千奇百怪,像这位道士这样的骗术,可谓是骗术中的风雅之辈了。
异史氏感叹道:御史和副将军,一个为求仕途依附贵戚,一个为谋职位贿赂近侍,皆因欲望蒙蔽双眼,落入骗局。
李生爱琴如命,却因知音之谊轻信他人,痛失爱琴。
武弁之人虽愚笨,可那朝廷之门又岂是可以随意假冒的?真怀疑其中有幻术存在,正所谓“大盗不操矛弧”,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无需武力,仅凭智谋便将他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而那道士,为得爱琴,处心积虑,以风雅之名行诈骗之实,令人叹息。
这世间的种种骗局,皆因人心的贪婪和欲望而起,实在值得人们深思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放蝶 蝶怨与火驴:两则官宦奇闻一、蝶刑之谴康熙年间,长山进士王嵙任县令,独创“蝶刑”:凡有罪者,按律轻重罚纳彩蝶赎罪。
衙堂每日千蝶纷飞,青黑紫白交旋如碎锦,王嵙常拍案大笑,谓此“以美刑恶”。
某夜,王嵙醉卧书房,见纱帐微动,一女子款步而入。
月白襦裙绣满蝶纹,眉间朱砂痣似滴血,开口时袖中飘出金粉:“君以蝶代刑,三月间折我姊妹三千。
今夜先教君尝风流小惩。
”言毕化作白蝶,绕梁三匝,翅尖扫落案头朱砂砚。
次日辰时,王嵙独坐衙署饮梅子酒,忽闻“直指使至”。
他慌忙起身,却未觉发间斜簪着幼女所插的素绢花——晨起女儿撒娇,强将此花别于乌纱。
八抬大轿前,直指使见堂堂县令簪花出迎,勃然大怒:“朝廷命官作女儿态,成何体统!”王嵙伏地请罪,官袍已被冷汗浸透。
三日后,罚蝶令悄然废止。
有人见他夜半独坐衙堂,逐只扑杀误入的流萤,烛火摇曳中,似见白蝶影隐于梁间。
二、火驴之祸同年,青城司理于重寅生性疏狂。
元宵夜,他命人将百枚爆竹缠于黑驴周身,尾系火捻,独诣太守府前击鼓:“卑职献火驴贺岁,请大人一观!”时太守幼子正患痘症,府中悬白幡避秽。
门子连称“不便”,于重寅却猛拍辕门:“机不可失,迟则火熄!”太守无奈,命开角门。
火驴甫入,于重寅点燃捻子。
刹那间爆声如雷,驴眼充血狂踏,火星溅落窗棂,引燃纱幔。
府内丫鬟尖叫奔逃,瓷器碎裂声混着爆竹轰鸣。
待众人持水泼救,前厅已焦黑一片,更糟的是痘儿受此惊吓,当夜气绝。
太守手握孩儿遗落的虎头靴,立誓参奏。
于重寅遍求三司官员,披麻戴孝跪于太守府三日,额角血痕渗入青砖。
终得一纸“酒后失仪”的从轻发落。
自此,他常对镜摩挲额上疤痕,见人便说:“火驴踏碎的,原是我这颗狂心。
”异史氏叹曰:蝶舞堂前本雅事,偏成酷政;火驴献岁本戏谑,竟酿大祸。
为官者一念之差,或成风月,或化业火,可不慎哉! 喜欢书生们的故事请大家收藏:()书生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