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口技 狐联 滩水狐

关灯
    1.口技 村女行医奇事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平淡的日子如缓缓流淌的溪水,日复一日。

    这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一位女子,她年约二十有四五,身姿轻盈,面容姣好,却带着几分神秘的气息。

    女子背着一个药囊,走街串巷,声称自己能行医济世。

    村民们听闻,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村子里本就缺医少药,大家平日里生了病,只能硬扛着,或是寻些土方子勉强应付。

    如今有个外乡女子自称能治病,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很快,就有一些患病的村民怀着忐忑的心情,前来找女子问诊。

    然而,村民们很快发现,这女子有些与众不同。

    她面对病人,并不像寻常郎中那般,立刻把脉开方,而是说要等到暮夜,向诸神问药。

    众人虽觉奇怪,但又盼着能治好病,也只能依她所言。

    夜幕降临,天色渐暗,村庄被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女子让村民们收拾出一间干净的斗室,自己独自走了进去,随后紧闭房门。

    村民们满心好奇,纷纷围在门窗之外,大气都不敢出,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倾听屋内的动静。

    一时间,屋外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众人都屏气敛息,生怕惊扰了屋内的“神圣仪式”。

    约莫过了一会儿,屋内传来轻微的声响,仿佛有人在低声交谈,那声音细细碎碎,如同春蚕吐丝,却又听不真切,众人谁也不敢咳嗽,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屋内屋外,仿佛都陷入了一种死寂,时间也仿佛凝固了一般。

    直到约莫夜里一更时分,忽然,传来一阵轻轻的帘声,打破了这份寂静。

    只听女子在屋内轻声说道:“九姑来耶?”紧接着,一个清脆的女子声音回答道:“来矣。

    ”女子又问:“腊梅从九姑耶?”随后,似乎有一个婢女的声音应道:“来矣。

    ”一时间,屋内三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众人在屋外听得一头雾水,却又被这神秘的氛围深深吸引。

    不一会儿,又听到帘钩轻轻晃动的声音,女子说道:“六姑至矣。

    ”紧接着,屋内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有人说道:“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个女子回应道:“拗哥子!呜呜不睡,定要从娘子来。

    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随后,女子殷勤的问候声、九姑的问讯声、六姑的寒暄声、两个婢女的慰劳声,还有小儿的喜笑声,瞬间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首热闹的交响曲,在屋内回荡。

    众人在屋外听得真切,仿佛身临其境,不禁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讶。

    紧接着,又听到女子笑着说:“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

    ”之后,屋内的声音渐渐稀疏了一些。

    突然,帘声再次响起,整个屋子瞬间喧闹起来,众人纷纷说道:“四姑来何迟也?”这时,一个稚嫩的小女子细声回答道:“路有千里且溢,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

    阿姑行且缓。

    ”随后,屋内又响起了各种声音,众人互相问候的温凉声、挪动座位的声音、呼唤着添加座位的声音,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整个屋子都被这喧闹的氛围填满。

    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工夫,屋内的声音才渐渐平静下来。

    众人屏气敛息,静静等待着。

    很快,就听到女子开始询问病人的病情。

    九姑说应该用人参,六姑觉得应该用黄芪,四姑则认为白术更为合适。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斟酌了好一会儿。

    接着,就听到九姑呼唤笔墨纸砚。

    不一会儿,便传来折纸的沙沙声、拔笔帽的叮叮声、磨墨的隆隆声。

    紧接着,又听到将笔扔在桌上的声音,随后,便是抓药、包裹的簌簌声。

    片刻之后,女子推开帘子,走了出来,将药和药方递给等候在外的病人。

    随后,她又反身走进屋内。

    这时,众人又听到屋内传来三姑道别的声音、三婢告别的声音、小儿咿呀的声音、猫儿呜呜的叫声,一时间,各种声音又同时响起。

    九姑的声音清脆而悠扬,六姑的声音沉稳而苍老,四姑的声音娇柔而婉转,还有三个婢女的声音,各有特色,众人在屋外听得清清楚楚,分辨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