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四谈注册制

关灯
    注册制不改变操作规则 今天收盘之后,出了一条关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消息,然后我的电话简直就被打爆了吓得我赶快关机,在电脑上写了这篇文章,否则明天电话微信还得堵车。

     不要那么激动。

    注册制已经酝酿很久了,早晚会来,市场已经充分反应了这条消息。

    只是今天新闻给出了确切的实施时间,那么也只是影响明天上午,也就是明天上午波动大一些而已,然后该怎么走还是怎么走。

     周一新年第1个交易日不刚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很多人认为过年期间外盘大涨,所以A股必须大涨,然后周一高开低走,加上昨天又跌了一下,不少人就懵了,就找各种理由,就表示各种伤心。

    这是对投资根本没入门的表现。

     淡定一些。

    无论是实行注册制,还是外盘大涨,无论是降息降准,还是降低印花税,只是对第2天上午的走势造成一些影响而已。

    以前降低印花税之后,股民比这兴奋多了,不是直接就套了一批人吗?老股民都知道,历史没有新鲜事。

     万变不离操作规则。

    无论是投资还是做其他事情,要知道什么是变的,什么是不变的,心里有底,才能稳坐钓鱼台。

     当然注册制是个好事情。

    但你现在才知道是好事情,不是已经晚了吗?是好事情又如何?反正我们早已经重仓了,手里也没有闲钱再买了。

     我们重仓赚钱了那么久,是因为我们知道要搞注册制吗?怎么可能。

    我们所有的操作都是严格按照操作系统与规则来的,系统告诉我们该买了我们就买,系统告诉我们该卖了我们就卖,不应该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这才是正确的投资之道。

     永远要记住:严格遵守操作系统与规则是投资的不二法门。

     另外说个笑话,在朋友圈看到的。

    有人说,注册制都来了,什么时候来t+0啊?那样我们散户赚钱不更方便了吗? 笑喷我了。

    T+1你赚不了钱,t+0就容易赚钱了?让你更容易亏钱还差不多!有些散户认为人家都是t+0,为什么我们是t+1?小兄弟,t+1就是为了保护散户少被啃一口的,感激为你制定这个政策的人吧。

    我们刚写过一篇文章说过为什么很多人炒房能够赚钱,就是因为买卖手续复杂。

    如果简化了买房卖房的手续,很多人炒房早就裤衩都亏掉了。

    炒股也是一样的。

     买房光荣,炒股可耻? 注册制的结果必然是好股票越来越好,差股票越来越差,直到无人问津成为仙股,就像港股市场一样。

    能够赚钱的人会赚的越来越多,没有能力赚钱的人会亏的越来越多,两极分化更为严重。

    如果变t+1为t+0,以及取消涨跌幅限制,都会加快淘汰散户离场的速度,A股市场将像美股市场一样以机构为主,只有专业的投资人才能在这个市场生存。

     对了,补充一句。

    注册制、t+0、取消涨跌幅限制等等这些措施对做超短的,尤其是打板一族影响会非常大,甚至是致命的。

    但是对所有研究趋势的投资者,尤其是以趋势量化为目标的投资者来说,趋势量化投资系统的有效性和应用效果将会越来越好。

    原因很简单,不用多唠叨。

    做超短和打板的朋友其实自己都知道,真想靠超短赚钱的要抓住这最后的窗口期,早晚都会变的,同时要赶快考虑转型的事情了。

    以后有空再详细讲吧。

     睡觉了,设定零点发送。

    省得明天再骚扰我。

    该干嘛干嘛好了,把心放到肚子里去。

    下午的文章已经说了,接着重仓接着赚钱就是了。

    等到有高点了我们卖给他们,11月1号我们重仓抄底的时候不就是这么计划的吗?没有点好消息,他们怎么会进来买单?他们不来买单,我们卖给谁?我们赚谁的钱?先知先觉者赚钱,后知后觉者买单。

    炒股赚的就是认知的钱。

     至于能涨多久?涨到哪里?这几天如果有时间,我们从波浪理论和动能守恒的角度再来讲一讲,没时间就算了。

    不是承诺。

     --------- 从利益再分配的角度聊聊注册制 昨天下午我们做了半仓止盈,刚才瞅了一眼大盘跌了都1%了。

    嗯,让他们心情坎坷去吧。

    我们接着喝茶,继续聊聊注册制。

     半仓止盈,半仓持股 前天下午收盘之后出来要实行注册制的消息,我的电话几乎就被打爆了。

    为了防骚扰,我赶紧写了一篇关于如何这么去看待注册制的文章,设置了半夜零点发表。

    这篇文章发出去之后应该阻止了有些朋友恨不得马上冲进去的念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注册制不改变操作规则 昨天开盘外面一定有不少人迫不及待的就冲进去了。

    但是我们下午却做了减仓。

    他们又做反了。

    每次都这样,历史没有新鲜事,这句话我都说烦了。

     聊正事儿。

    我们从利益再分配的角度,从市场参与各方博弈的角度,再聊聊注册制。

    他们那都是聊的啥呀?几个小编辑copy来copy去,或者一堆金融教授讲一堆道貌岸然的话,似是而非,只求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