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皇后想蹭饭

关灯
    对于大臣们提出立太子一事,景隆帝并没有恼,但也没有采纳。

    他给出的理由是皇子们太小。

    要知道先太子,也就是他的曾经皇兄被先帝立为太子时也有十二岁,而他的大皇子才八岁,三皇子才三岁多。

    如今皇子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好好读书,平安长大。

     朝臣们听了景隆帝给出的这个理由,暂时一段时日不会再提出立太子一事。

    再者,这次提议立大皇子为太子一事,并不是真的想要立大皇子为太子,而是为了试探皇上的态度。

     其他大臣对于这事没有表现出任何态度。

    因为他们也知道这只是一个试探。

    这事没在朝堂上掀起任何波澜,但是在后宫可是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皇后没有子嗣,对她来说,不管是立大皇子,还是立三皇子为太子都跟她没有关系。

    她没有关注此事,而是一心扑在复选上。

     钱嬷嬷见皇后不关心立太子一事,她也不好再说什么。

    再者,立太子一事的确跟皇后娘娘没有关系。

    她们还是先把复选一事办好吧。

     皇后不在意,但圣母皇太后和庒妃她们非常在乎。

     大臣们突然提出立太子一事,让圣母皇太后心里有些慌,她也没有心思去管复选一事,更没有心思去找皇后的麻烦。

     虽然景隆帝告诉她,他暂时不会立太子,但她心里还是不放心。

    她虽不太懂朝堂之事,但是在后宫里生活了二十几年,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些朝堂上的事情,立太子一事不是他们家的家事,而是国事,不是她儿子一个人说了算。

    如果大臣们都支持,并坚持要立大皇子为太子,那她儿子也只能立大皇子为太子。

     她原本打算等雪葶进宫后,为睿儿生下一个皇子,等孩子长大些,就谋划让雪葶的儿子立为太子,这样日后的皇帝也有江家一半血脉。

    哪怕她江家的地位和权势越来越盛,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小瞧江家人。

     好在大皇子现在年纪小,暂时不会被立为太子,但过了几年就不好说了。

    等雪葶进宫后,得让她赶快怀有身孕,不然真的来不及了。

     庒妃得知自己的儿子大臣们提出立太子,心中自是十分欢喜。

    她儿子身为长子,理应被立为太子。

    在她看来,三年前景隆帝刚登基的时候,就应该下旨册封她的儿子为太子。

     只要她儿子被立为太子,早晚她就会是皇后。

    只是没想到皇上居然说大皇子年纪小,暂时不适合被立为太子,这让她很不服气,但她也没有胆子跑去景隆帝面前表现不满。

     庒妃让人带了个口信回娘家,让她的父兄安排人时不时在早朝上提出立大皇子为太子一事。

    她觉得只要朝臣们说多了,景隆帝就会答应。

     宁贵妃得知庒妃对提出立大皇子为太子一事非常得意,在心中嘲笑她愚蠢。

    既然庒妃这么高兴,那就让她再高兴高兴。

    她派人传信回去,让家里人再安排此事。

     惠妃听说立太子一事后,心里便有些着急她的儿子。

    二皇子不是长子,出生的时候又没有带来祥瑞,这跟大皇子和三皇子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

    幸好她儿子读书聪慧,在这方面大皇子是比不上的。

    但,三皇子也非常聪明,他还没有启蒙,便已会背很多诗词,皇上和两位皇太后都夸赞三皇子天资聪颖。

    日后等三皇子正式启蒙读书,只怕不比二皇子差,甚至有可能…… 为了她和儿子的前程,有些事情不得不得做了,不然她和儿子都不会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