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年后进厂

关灯
    人在异乡过年,心中犹如打翻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着实令人伤感。

     幸运的是,沈林风还有刘飞翔这个好兄弟,刘飞翔与沈林风的相遇,犹如在黑暗中找到一丝曙光。

    不知不觉间,两人竟已喝到面色如关公。

     然而,他们并未沉醉其中,尚留一丝清醒。

     刘飞翔拍了拍沈林风的肩膀,说道:“兄弟,你稍等片刻,我先给家里打个电话。

    等会儿你也打一个吧。

    无论有钱没钱,给老人家报个平安总是要的。

    ” 沈林风向他竖起大拇指。

     说实话,沈林风自己对打电话回家心怀恐惧,主要是害怕与父亲通话,更害怕听到母亲那充满关切与唠叨的声音。

     在落魄的日子里,人的心灵总是异常脆弱。

     相比之下,更早踏入社会的刘飞翔则显得经验老到得多。

    听他打电话时的语气和状态,沈林风仿佛找到自己打电话回家的勇气和灵感。

     轮到沈林风打电话时,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母亲,自己正和同事们一起欢庆新年,好不热闹!过年的费用,是老板出钱,在酒店特意为留在深圳的同事准备的,各种菜品非常丰富,还有不少海鲜呢。

     沈林风瞎吹牛的同时,有点庆幸老母亲用的是老人机,无法发视频,也看不到图片。

     他说什么,便是什么。

     母亲犹如一个不知疲倦的“唠叨机”,对各种生活细节都要刨根问底,嘱咐沈林风趁着放假要多吃点好的,千万别舍不得花钱。

     还关切地询问他钱够不够花。

    要是不够花的话,家里就给他打点过去。

     沈林风赶忙回答自己的钱足够花。

    因为年后要和同事们去广西旅游一趟,所以今年就暂且不寄钱给两位老人了。

     母亲连说不用,你自己才毕业,能够自食其力就已经很棒。

     千叮万嘱之后,母亲才把电话递给老父亲。

    父亲的话就如同那简洁的电报,简简单单地问两句,便又继续去喝酒了。

    父爱如山,一动不动,连语言都没有。

     挂掉电话,两人相视一笑。

     然后举起手中的啤酒,走一个。

     刘飞翔竖着大拇指说:“兄弟,你学习能力不错,我才演示一遍,你就学得差不多啦。

    ” 沈林风苦笑:“没办法,经验不足,不得不借鉴你的文案。

    ” 是的,沈林风刚才对父母亲瞎扯的那些话题和语言,基本上都是刘飞翔跟他家人说过的,属于换汤不换药的抄袭。

     沈林风说完,刘飞翔哈哈大笑,沈林风也跟着笑。

     此时此刻,喝酒便是最好的宣泄方式。

    两人喝了一听,又开一听,完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