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盖叔不见了

关灯
    踩着这行脚印上下山,避免被脚印的主人发现他也常走这条路。

     谁知,黄鸣踩着这行脚印上下山,竟然越走越轻松,越走越快,慢慢的竟然走习惯了! 两个月后,盖叔见黄鸣刀法练得差不多了,便上去跟黄鸣对打。

     一开始黄鸣还能对上几招,但随着盖叔的招式越来越快,黄鸣连半招都打不出来。

     因为他每打一招,招式还未起手就先被盖叔封住了出手的路线,同时将刀架在了脖子上,换一招还是一样的结果。

     黄鸣将十八招全都换了一遍,都被盖叔一招封住,抵住脖子。

     黄鸣想发怒,但是盖叔却冷冷道:“同样的招式,你打出来却如此低劣,简直是废物。

    ” 黄鸣蓦然一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啊,盖叔用的招式也都是这套刀法里的招式,只不过他用的是不同的招式来压制黄鸣的招式。

     切! 黄鸣小声嘟囔道:“我只不过练的时间短而已,你都练多少年了?” 盖叔瞪了黄鸣一眼,却并未骂黄鸣,而是直接向黄鸣发起攻击。

     黄鸣赶紧用刀抵挡,他可不想死。

     奇怪的是,黄鸣这次使出的刀法并没有被盖叔封死,而是能顺利的打出来,至少能打完一半的招式。

     盖叔每次封住黄鸣的招式便会告诉黄鸣,黄鸣的破绽在哪,黄鸣下一招会使出哪一式,然后黄鸣在无比震惊中真的使出了那一式,而后再次被盖叔破解。

     黄鸣震惊无比,盖叔怎么会知道他每次下一招会怎么出招? 一百三十七式,连他自己都是根据打斗情况临时想到下一招要打哪一式,盖叔却要比他还了解他自己。

     这是怎么回事? 黄鸣想不明白,但是他却不服输。

     每日一闲下来就想起盖叔告诉他每一招的破绽在哪,他便想办法弥补,然后第二天跟盖叔对打时再验证。

     就这样,虽然黄鸣根本无法战胜盖叔,但他丝毫不气馁,因为他每天都在进步,跟盖叔过招时坚持的时间越来越长。

     三个月后,盖叔见黄鸣进步神速,坚持的时间越来越长,不再告诉黄鸣每一招的破绽在哪,而是每打一式便念一句口诀,像是在念诗一般。

     黄鸣初时也听不懂,只是觉得盖叔行为怪异。

     打了半个多月后,黄鸣突然悟了。

     三分反打点中府! 这句口诀是挥刀二式的第七种变化时盖叔念出来的。

     挥刀二式第七种变化原本是一刀挥砍出去转身接一式仰劈刀,但有时候这一刀挥出不是被躲开就是被格挡,倘若刀砍出去三分距离时突然反手横斩,对方便猝不及防,来不及躲避,很容易被砍中。

     就算遇到高手可以挡住或者躲避掉这反手的一刀横斩,但是对方左肩的中府穴却会门户大开,此时用刀柄或者手肘,或者另一只手点对方左肩的中府穴,便可重创对方。

     太神奇了! 若是没有这套口诀指点,黄鸣自问……就算他将这套刀法练上几十年,也不一定能想出这样的变招。

     三分距离时反手横斩,到底是什么样的天才想出来的? 或许不是一个人,而是经历好几代人,共同钻研和积累很久才总结出的口诀吧? 三分距离这个时机几乎是在实战时面对一大半对手变招的最佳时机。

     因为黄鸣自己面对这一招时,能够反应的时间也恰好卡在这个时间,一旦对方反手变招根本来不及反应。

     哪怕是面对这一招十遍百遍还是难以防住。

     因为这个时机的变化不止反手这一种变化,黄鸣根本不确定对手在这个招式打出三分距离时究竟是会反手横斩,还是继续顺砍,一旦对方没有反手横斩,而是按照原本的招式顺砍出去再接另一式,又当如何? 那可是电光火石之间,反应稍慢片刻,刀便已经砍在身上了。

     除非自身的反应和速度都能碾压对手。

     所以三分距离反手横斩,而不是四分距离或者六七分距离,一定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总结出来的。

     而这套刀法十八招一百三十七式总共有九十二句口诀。

     倘若全部领悟并运用纯熟,那真的凌厉无比,所向披靡。

     黄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