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大决战 (六)围猎克里米亚

关灯
    "那些袭击者...他们说的是华夏官话!" 同一时刻,位于联军大后方的港口城市敖德萨正在燃烧。

     华夏海军的丈量号舰队突现海面,战舰封锁了港口通道,数百门克大型重炮在晨曦中喷吐火舌,短短半天,联军苦心经营多年的海军基地已成火海。

     华夏海军司令员长李鸿章站在旗舰"丈量三号"的甲板上,冷眼旁观港口中联军舰队的覆灭: "告诉各舰,优先攻击那些挂着星条旗的船只,他们不该出现在这里。

    " 寒冬腊月,联军各部已被完全分割包围。

     塞瓦斯托波尔城外,华夏第12炮兵团的加农炮持续轰击着俄军阵地,而俄军则采用"添油战术",用小股部队消耗联军火炮。

     西线草原上,华夏轻骑兵采用"敌驻我扰"战术,令疲惫的奥军苦不堪言。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联军总司令、英国人拉格伦在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上咆哮,"我们的情报系统完全失效,士气低落,补给线崩溃..." "将军..."一名英军参谋颤抖着声音报告,"昨夜,我们截获了俄军和华夏军之间的传讯鸽,内容显示...他们有统一的作战计划,而且...他们似乎提前预知了我们的每一步行动。

    " 在场的法军将领面色铁青,作为最早与清国接触的西方列强,他们一度轻视这个东方帝国,未曾想到对方现在竟如此之强。

     短短时间,似乎就已超过了欧洲列强,真是不可思议。

     “这就是东方奇迹。

    ”圣阿尔诺喃喃念道。

     三月末,暮色笼罩下的克里米亚草原上,最后一支联军纵队放下了武器。

     英军旗在寒风中缓缓降下,法军军官们面色凝重地与俄军和华夏军代表签署投降协议。

     "不可思议。

    "投降仪式后,一位法国随军记者在日记中写道,"这两个被认为是'东方病夫'和'欧洲宪兵'的敌对帝国,竟然联手完成了如此大规模的战略合围。

    他们共享情报、协同作战的神乎其技,完全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