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关灯
    大家都忙完后躺在床上的时候,已经9点了,这个时间宁可一般都要准备进空间训练了,然后差不多就要睡了,但因为种种原因,三个人都兴奋的睡不着,就又开始夜谈。

     先问了一下年龄,李欣和王雪都是15岁,宁可虽然心里已经有准备了,但没想到会差这么多,于是就报了12岁,其实她也没撒谎,现在快9月份了,今年的9月21号就是阴历的8月11,她马上就要满12岁了,现在也只差1个月左右。

     可其他两人听到宁可才12岁,还是惊了一下,虽然宁可看起来确实很嫩,但长得不矮了,没想到啊!原来是小神童......12岁的学生一般都还刚开始读初一呢!像她们这样就已经算是上学上的比较早了。

     李欣和王雪就很好奇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追问宁可怎么跳到高一的,都说要见证神童的成长史。

     宁可听到是哭笑不得,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她都不属于天才,智商也没高到离谱,重生的优势在初中还有用,到了高中,特别是青大附属高中,如果还管用的话,上辈子高考也不会考的那么惨了,现在也最多帮助自己更快的接收知识,其它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拼了,她已经寄希望于勤能补拙了,这叫什么神童啊! 宁可向她们简单的解释了一下,然后就问出了她之前没能在招生办老师那里得到解答的疑惑。

     王雪就说:“其实很简单,只要对青大附属高中熟悉一点的人都知道这个内幕的,就是一线城市中考前30名,二线城市中考前20名和三线城市中考前10名都是有机会被录取的,但并不是说第一名就会有什么优势,这所高中是看重成绩,但只要达到标准就可并不要求顶尖,相反只要你成绩达标了,且曾经展现出某一方面的亮点让学校得知了并很欣赏,被录取就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了。

    又因为很多城市都有优录,是可以免中考的,如果有这种情况的学生对自己很有信心的话,是可以自荐的,到学校展现他的能力,所以学校对人才几乎是‘一网打尽\’的。

    ” 李欣接着王雪的话说:“比如说王雪她就是H市中考第13名,但她曾经参加过“启明星”全国架子鼓比赛,并获得全国金奖的,因此入了学校的眼。

    而我是H市中考第25名,但我获得过“希望杯”国际英语辩论大赛初中生赛区二等奖的。

    ” 宁可想了想她们说的话,还是很疑惑不解:“我虽然是T市中考状元,但我根本没有参加过什么大的比赛,因为T市是二线城市中掉尾的,而我只是是在T市的一个镇上读初中而已,好像也没什么机会接触到你们所说的含金量很高的大比赛,那我是因为什么被录取的?总不能是打错电话了吧,那我会崩溃的。

    ” 听完宁可说的话,李欣都要笑喷了:“如果打错电话了,你在报名的时候就会被驱逐了好吧,还能躺在这儿,其实也不是一定要得过大奖的,也许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你被学校的哪位艺术名师一眼相中了就举荐到学校,在学校这儿留了一个档,然后你的成绩一出来,两个条件都满足了就被录取了呗!要知道,我们学校的名师都是艺术界的泰山北斗,威信很高的,他们一句话的分量重的很,只是很少有这样的幸运儿诞生,因为机会太渺小了。

    ” 王雪道:“如果是这样,你的人品太好了点吧,话说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你擅长什么呢,快给我们说说。

    顺便想想有没有可能这样的机遇已经发生了,只是你当时没想那么多。

    ” 宁可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她过去几年展现过的几次才艺都是在什么时候,在村小学的时候可以很快排除,因为除了全校师生就没别的人,而且也没有什么摄像设备,根本无法外传。

    而在六年级的时候,参加过六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