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小
中
大
然而对于永琳来说,她却嫌时间过得太快了。
似乎只是一阵恍惚,她便从21世纪来到了这个几百年前的紫禁城。
想起当年花钱买票还看不到的地方如今成了自己的家,这感觉,实在是无可名状。
而现在的她,似乎总是有很多东西需要重新去了解去认知。
其实作为一个才两岁的小公主来说,她不需要操心太多。
然而永琳知道,自己毕竟是一个异类,相对于宫中那些土生土长的人,她需要了解并从必须遵从的东西有太多,所以需要提前准备。
皇后看着这样的小女儿,觉得真是太过早熟了。
一面对自己这具身体以前的主人的刻板严肃做检讨,一面开解女儿:“你现在还小呢,等过了两年在学规矩也不迟,到那时有你操心的。
现在还是好生逍遥吧。
” 永琳白了脸,她以为自己开始了解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将来还会更多吗?清朝的规矩条款也太多了,难道是因为自己的“蛮夷”身份,所以对规矩礼数特别看重,矫枉过正啊。
永琳觉得自己很忧伤。
因为时近年末,不管是朝堂上还是后宫都有很多事情急着处理。
皇后将要生产,后宫的事情都是纯贵妃带着一众宫妃处理,太后也注意着后宫之事,所以皇后这里倒是最清闲的,除了承乾宫的一众嬷嬷侍女得随时关照着皇后。
乾隆除了要加紧处理国事之外,也有一些祭祀之类的事情,忙得都没有时间招幸宫妃,倒是来皇后这里比较多,看着越来越雍容大气的皇后和古灵精怪的小儿女,乾隆觉得这是在对于国事繁忙的他的最好的慰藉。
换了操作系统的永?D和永琳,自然是很招人喜欢的。
而皇后,更是吸取前世的教训,努力改掉前任的毛病,所以如今的承乾宫对于乾隆来说形似与避风港。
这里没有拼命挑逗的宫妃,没有阿谀奉承的奴才,乾隆觉得这里真是温馨的一家。
所以看到皇后如此“欺负”自家宝贝女儿,皇帝立马站出来“护花”:“乖女儿,别信你皇额娘,她吓你呢。
宫里那么出了多公主格格,也没有哪个是被规矩吓坏的。
” 看着永琳似乎放了心一般的松口气,皇后终于忍不住笑了。
前世这个女儿去的太早,她并没有享受过真正的逗女之趣,如今倒是心想事成了。
尤其是,这个女儿还挺投皇帝的缘。
皇帝看着皇后费力的在几个宫女的搀扶下慢慢站起来走了几步,再一眼看到皇后的突出的肚子,也有些担心:“你还是小心点吧,不知道这孩子什么时候才生下来,别是这个孩子非得挑日子到大过年的时候才出生吧。
” 皇帝的担心到底没有变成现实,在乾隆二十年的腊月二十一,皇十三子出生在承乾宫。
因为朝堂上忙着即将封印,乾隆忙得抽不开身。
等到这晚终于把几个回事的臣子打发出去的时候,乾隆陛下才知道自己又多了一个嫡子。
嫡子啊,乾隆觉得有点纠结。
但是无论如何,皇后生下嫡子都是普天同庆的事情,所以乾隆更多的还是觉得自己真有福气。
将近五十的人了,依然是龙马精神啊。
于是皇帝颠颠儿的跑到承乾宫看刚出生的儿子了,顺便安慰了一下因为第一次真实见识到女子生产而小脸发白的永?w永?D永琳。
对于乾隆来说二十年是一个比较纠结的年份。
先是刚过完新年,自家宠妃淑嘉皇贵妃便死了;然后嫡子嫡女同时出痘,幸而他们福大命大,都熬过来了;同时新添了皇六女和皇十三子。
对于乾隆来说,乾隆二十年最令他感到晦气的莫过于硕王府那档子事了。
乾隆本来对于硕王府的算盘也是打得很精了。
硕王是异姓王,乾隆为此无比纠结,然而无论如何,硕王也是孝贤皇后娘家的一支,并且关系还不远。
一向摆出一副和发妻伉俪情深,妻子死后还有变身成情圣的倾向,写下无数悼亡诗。
因此乾隆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直接捋了硕亲王的王爵,但是打算硕王的王爵就此为止。
作为补偿,乾隆把孝贤皇后的养女、死于疆场的齐王爷的亲生女儿兰馨封为和硕和端公主下嫁硕王府,将来给硕王府世子一个贝勒爵顶天了,也显得皇帝既没有忘记为自己的江山卖命的齐王爷的遗孤,同时对自己的臣子也很大度,同时还表现了自己对亡妻的情深似海。
结果谁也没有料到,硕王府居然敢偷梁换柱,用贫民之子换了亲生女儿也就算了,贪图虚名也就罢了,攀龙附凤也暂且不说,可是那个硕王府居然敢对
似乎只是一阵恍惚,她便从21世纪来到了这个几百年前的紫禁城。
想起当年花钱买票还看不到的地方如今成了自己的家,这感觉,实在是无可名状。
而现在的她,似乎总是有很多东西需要重新去了解去认知。
其实作为一个才两岁的小公主来说,她不需要操心太多。
然而永琳知道,自己毕竟是一个异类,相对于宫中那些土生土长的人,她需要了解并从必须遵从的东西有太多,所以需要提前准备。
皇后看着这样的小女儿,觉得真是太过早熟了。
一面对自己这具身体以前的主人的刻板严肃做检讨,一面开解女儿:“你现在还小呢,等过了两年在学规矩也不迟,到那时有你操心的。
现在还是好生逍遥吧。
” 永琳白了脸,她以为自己开始了解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将来还会更多吗?清朝的规矩条款也太多了,难道是因为自己的“蛮夷”身份,所以对规矩礼数特别看重,矫枉过正啊。
永琳觉得自己很忧伤。
因为时近年末,不管是朝堂上还是后宫都有很多事情急着处理。
皇后将要生产,后宫的事情都是纯贵妃带着一众宫妃处理,太后也注意着后宫之事,所以皇后这里倒是最清闲的,除了承乾宫的一众嬷嬷侍女得随时关照着皇后。
乾隆除了要加紧处理国事之外,也有一些祭祀之类的事情,忙得都没有时间招幸宫妃,倒是来皇后这里比较多,看着越来越雍容大气的皇后和古灵精怪的小儿女,乾隆觉得这是在对于国事繁忙的他的最好的慰藉。
换了操作系统的永?D和永琳,自然是很招人喜欢的。
而皇后,更是吸取前世的教训,努力改掉前任的毛病,所以如今的承乾宫对于乾隆来说形似与避风港。
这里没有拼命挑逗的宫妃,没有阿谀奉承的奴才,乾隆觉得这里真是温馨的一家。
所以看到皇后如此“欺负”自家宝贝女儿,皇帝立马站出来“护花”:“乖女儿,别信你皇额娘,她吓你呢。
宫里那么出了多公主格格,也没有哪个是被规矩吓坏的。
” 看着永琳似乎放了心一般的松口气,皇后终于忍不住笑了。
前世这个女儿去的太早,她并没有享受过真正的逗女之趣,如今倒是心想事成了。
尤其是,这个女儿还挺投皇帝的缘。
皇帝看着皇后费力的在几个宫女的搀扶下慢慢站起来走了几步,再一眼看到皇后的突出的肚子,也有些担心:“你还是小心点吧,不知道这孩子什么时候才生下来,别是这个孩子非得挑日子到大过年的时候才出生吧。
” 皇帝的担心到底没有变成现实,在乾隆二十年的腊月二十一,皇十三子出生在承乾宫。
因为朝堂上忙着即将封印,乾隆忙得抽不开身。
等到这晚终于把几个回事的臣子打发出去的时候,乾隆陛下才知道自己又多了一个嫡子。
嫡子啊,乾隆觉得有点纠结。
但是无论如何,皇后生下嫡子都是普天同庆的事情,所以乾隆更多的还是觉得自己真有福气。
将近五十的人了,依然是龙马精神啊。
于是皇帝颠颠儿的跑到承乾宫看刚出生的儿子了,顺便安慰了一下因为第一次真实见识到女子生产而小脸发白的永?w永?D永琳。
对于乾隆来说二十年是一个比较纠结的年份。
先是刚过完新年,自家宠妃淑嘉皇贵妃便死了;然后嫡子嫡女同时出痘,幸而他们福大命大,都熬过来了;同时新添了皇六女和皇十三子。
对于乾隆来说,乾隆二十年最令他感到晦气的莫过于硕王府那档子事了。
乾隆本来对于硕王府的算盘也是打得很精了。
硕王是异姓王,乾隆为此无比纠结,然而无论如何,硕王也是孝贤皇后娘家的一支,并且关系还不远。
一向摆出一副和发妻伉俪情深,妻子死后还有变身成情圣的倾向,写下无数悼亡诗。
因此乾隆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直接捋了硕亲王的王爵,但是打算硕王的王爵就此为止。
作为补偿,乾隆把孝贤皇后的养女、死于疆场的齐王爷的亲生女儿兰馨封为和硕和端公主下嫁硕王府,将来给硕王府世子一个贝勒爵顶天了,也显得皇帝既没有忘记为自己的江山卖命的齐王爷的遗孤,同时对自己的臣子也很大度,同时还表现了自己对亡妻的情深似海。
结果谁也没有料到,硕王府居然敢偷梁换柱,用贫民之子换了亲生女儿也就算了,贪图虚名也就罢了,攀龙附凤也暂且不说,可是那个硕王府居然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