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关灯
    “嗯?”郑越不是很明白水利方面的事情。

     “本来我也是不懂的,前一段时间看了你找来的孤本,我没猜错的话,作者就是当年修堤坝的人。

    ”他顿了顿,叹息了一句,“姓黄,叫做敏之,燕祁人,真是天才,真是天才。

    ” 郑越扬扬眉,还从来没有谁被这个心高气傲的人这样好不遮掩地称赞过……何况,这个黄敏之只是个修水利的,名不见经传,要知道,这个时代里面,基本上是学而优则仕,要么你文治,要么你武功,便是广泽大帝在这方面的思想上也难以免俗:“没听说过,他除了修了个堤坝还做了什么事情?” 冉清桓笑笑:“他还干了什么?郑越,你可真没良心,你知道不,燕祁之所以能取得天下,这个人绝对功不可没。

    ”他没等郑越回答,便继续说道,“蓼水大坝兴建的那年,刚好赶上‘两蜀之乱’,当时大律正当鼎盛,没废什么力气便把这事情压制了下来。

    ” 史书上清清楚楚的记载,郑越自然是熟悉得很:“当时朝中提议,要各个诸侯国削减军费等一系列开支,并且颁布了‘新典税法’,对各地诸侯增加重税,两蜀起兵作乱……你说的是这个?” “后来当年的两蜀之王被诛,但是‘新典税法’却不了了之。

    ”冉清桓不明原因地有些兴奋,被郑越暖和的怀抱弄出来的睡意在谈到前朝微妙的政局关系的时候立刻消退得荡然无存。

     郑越爱不释手地顺着他尚有潮气的头发:“两蜀虽然被压下来,但是难说其它的诸侯哪天也会不老实,大律当时再怎么强盛,也不敢冒这个险不过这和蓼水大坝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冉清桓得意,“郑越啊,你可真是个学文史出身的人……哎呦!” 郑越打了他的头,两个人现在的位置和姿势让他这个动作无比顺手:“快说!” “……哦,”冉清桓缩缩脖子,“蓼水自地势高的地方而起入海,这当中能量是很大的,呃……能量,知道不?” “你说的是水往下的冲劲?”和智商高的人啊,说话就是省事,虽然没听过这个名词,而且给出的不是物理上的标准解释,但是和冉清桓想表达的东西已经很类似了。

     “差不多,但是黄敏之这么一拦,”他在自己的掌心画了条线,简单地勾了出了蓼水大堤的位置,“相当于是把这股子劲硬憋了回去,泾阳一代是保全了,别的地方却定有遭殃的。

    ” 郑越也正色下来,他顿了顿,问道:“你是说……南蜀……?” “我察看相关的史书,”冉清桓点点头,“蓼水泛滥自古不是什么新鲜事,南蜀那边确实也是深受其害的地方之一,然而大坝建成了以后,南蜀洪水泛滥次数,却明显增加了不少。

    ” 郑越沉思不语,这个世界里,水利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不发达,如何疏导洪水更是看起来没有人涉足过的领域,冉清桓继续说道:“我本来以为黄敏之只是个聪明实干一点的人,当时为了泾阳免受水患灾祸而修了这样个堤坝,对于南蜀的影响完全是无心之举,直到后来看到他的手记。

    ” “我给你的手记,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