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故而谁要去镇上,村里人都会叫他捎带些东西回来,如家中日日所需的粗盐,妇人家使用的针头线脑,还有小娃歪缠大人要的麦芽糖……反正就没人能空手回来。

     赵老汉以前也属于托村民捎带物什的人家,可自从家里生了个幺闺女,那是十天半月就得去一趟镇上,便是只买上一根糖葫芦,他也乐意走上几个时辰的山路。

     不过这回倒不是为了给家里的老闺女买糖葫芦,前头家里攒了好些鸡蛋,正好趁着这回赶集,赵老汉带着大儿去镇上卖了,顺道看看能不能寻到啥零工活计。

     眼下秋收刚过,因着今年天时不佳,收成不咋样,前儿忙活七八日把粮食从地里收回来,最后晾晒装袋一数,除开要缴税的那部分,剩下的看着就让人一颗心直往下坠。

     今年家家户户收成都不好,勤快些的汉子秋收歇几日就会去镇上寻活儿干,他们家在镇上没个熟人,在镇上晃了两圈,活儿没寻到,还遇到个捧高踩低的管事,被狠狠啐了两口唾沫赶走了。

     父子俩眼看时辰不早了,只得去卖了鸡蛋,又去杂货铺买了村里人让带的粗盐酱油和针头线脑,还给家里眼巴巴等着的幺闺女买了一包饴糖,便紧赶慢赶回了村。

     走了一日山路,活儿也没寻到,赵老汉心里正不爽快呢,见她们吵吵嚷嚷伸手就是一通乱翻,立马举着扁担“哐哐”砸了几下地面,沉着脸吼道:“排队,都好生排好队!二柱家的,把手给我收回去,若是磕着碰着别家的东西,坏了就你来赔!” 赵二柱的媳妇闻言立马把手缩了回去,讪讪道:“六叔,灶头里正烧着火呢,我这不是着急么,你别上火哈……” 赵老汉在村里辈分大,二柱媳妇瞧着和他差不多年岁,都是橘皮老脸一张了,却还得叫他叔。

     他拉着张老脸,另外几个婆子也不敢再吵嚷,规规矩矩排好队,探头探脑等着他分东西。

     一时间,村头热闹的不行。

     两大箩筐塞得满满当当,这一路挑回来着实不轻松,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