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关灯
     房州通判很诧异:“你喜欢这草?这草处处都是,山坡草地、田野河沟、灌丛山谷……漫山遍野,随意采摘便能采一车走。

    你若喜欢,回衙门后请人来采。

    ” 说得很随意。

    也没有认出来这是虎杖。

    而从虎杖能长出来如此之多没有被采光,足以见得房州百姓绝大多数也不认得这种常见药材。

     陆安沉默了。

     但好像也不意外。

     她以前喜欢看书,什么书都看,县志也喜欢看,隐约记得有一本县志上就记载了民国那会儿,贫苦百姓每每得病都是放任自流,熬的过去就活,熬不过去就死,终身未曾服药者,约占三分之二。

     民国那会儿都这样子,更别说更久远的年代了。

     很少存在什么百姓会耳濡目染懂一点点常见药理,家里有人生病了自己去山里采草药给家人治病这种事。

     这提醒了陆安一件事。

     上辈子她有个闺蜜,是医学生,天天要背那些厚重的大头书,流的泪比中药还苦。

    为了帮到闺蜜,让她背书能轻松一些,陆安尝试过很多种记忆法,挑了一个最有用的劝她闺蜜尝试一下。

     用的实验道具就是《本草纲目》。

     也许在这个世界她可以试着把《本草纲目》连图带字默出来就当是练字了。

     默写出来后,想办法推广到百姓手里,他们看不懂文字还看不懂图画吗?当然,陆安不是指望百姓自学成才,能够自己给自己看病,她指望的是百姓可以按图索骥,将药材挖了炮制好卖去药铺。

    有钱赚了,自然就看得起大夫了。

     而且,以她现在的情况,虽说可以走后门逃过繁重劳役,但不代表她就能到处去参加文会诗会,让自己扬名万里。

     可她偏偏特别需要名声。

     名声起了,就有机会从天子那里获得朝廷恩赦名额。

    然后就能够在房州落地配户口,课役同百姓,且,可以入仕。

     《本草纲目》正好合适她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