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关灯
小
中
大
士子内部分裂也十分严重,削花变法遇见严重滞涩。
明帝在一波高过一波的舆论呼声之下,对周檀生了猜忌,以十恶中几条缓状将周檀罚入诏狱。
同年冬,周檀受刑,画押认下十恶罪状,三个月后,明帝二次罢相,同时罢免了周檀身上的一切职务,仅留恩师头衔(史述不详,存疑),被免后,他携爱妻同回了家乡临安。
【明泰中兴】 重景四年,随着周檀离京,政事堂宰辅之位空置四个月有余后,苏朝辞从执政参知正式拜相,开始执掌政事堂。
次年,苏朝辞废除了削花变法的大部分法令,宣告了变法的正式结束。
政事堂中执政参知空置半年之久后,被暂时废除(成帝平丰二年复设)[16]。
苏朝辞因在党争中斗下周檀,声名俱佳,威望水涨船高,大有比肩前朝刘争之势。
重景六年秋,明帝改元明泰,朝野在苏朝辞统领下一派清平,濯舟将军周彦四破西韶、边境大捷,内外通明,兼之明帝励精图治,一扫前朝党争和即位风波带来的阴霾。
大胤迎来短暂的盛世时期,史称“明泰中兴”[17]。
【病逝临安】 重景五年末,周檀寂寂病逝于临安天影亭,享年三十一岁,葬于杏山坡。
碑刻无名姓年份,现已不可考(一说在今浙江省杭州市郊留有周檀旧宅遗址,亦有传闻称其并未身死,只是隐世不出,史述不详,现已不可考证)。
存《春檀集》[18-23]传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如《四月十七日杏花春夜》《夜削竹骨感怀作》《春归》《如梦令·人间天青雨泽》《清溪悼旧》等,辞藻清丽,襟怀广博。
因十恶罪状,名列北胤佞臣传首位[24],但史学界从南胤开始就对此存疑。
南胤天承五年,胤景帝将周檀从《胤史·佞臣传》中除名,一应史料移入《胤史·名臣列传》。
移名翻案之事成为千古绝响,直至南胤亡国后,史学界还在就周檀“移名翻案”之事争论不休,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其余史料不可考(野史记载,明帝病逝后,曾在汴都风靡一时的北胤话本小说《白雪长歌》主角原型疑似周檀,但作者佚名不可考,且书中形象与正史差异较大,故存疑)。
【历史评价】 苏朝辞:霄白为宰辅时宵衣旰食,然世事纷繁,非一法可变。
[25] 白沙汀:吾有旧友生竹骨,愈岁愈高始洁白。
[26] 沈络:络至晚年,思及过往,悔之未成周霄白友……其人虽则执拗生硬,不失济世之心。
[27] …… 程履之:法之变考,如器生于毋用时,檀之策早,生不逢时。
[35]
明帝在一波高过一波的舆论呼声之下,对周檀生了猜忌,以十恶中几条缓状将周檀罚入诏狱。
同年冬,周檀受刑,画押认下十恶罪状,三个月后,明帝二次罢相,同时罢免了周檀身上的一切职务,仅留恩师头衔(史述不详,存疑),被免后,他携爱妻同回了家乡临安。
【明泰中兴】 重景四年,随着周檀离京,政事堂宰辅之位空置四个月有余后,苏朝辞从执政参知正式拜相,开始执掌政事堂。
次年,苏朝辞废除了削花变法的大部分法令,宣告了变法的正式结束。
政事堂中执政参知空置半年之久后,被暂时废除(成帝平丰二年复设)[16]。
苏朝辞因在党争中斗下周檀,声名俱佳,威望水涨船高,大有比肩前朝刘争之势。
重景六年秋,明帝改元明泰,朝野在苏朝辞统领下一派清平,濯舟将军周彦四破西韶、边境大捷,内外通明,兼之明帝励精图治,一扫前朝党争和即位风波带来的阴霾。
大胤迎来短暂的盛世时期,史称“明泰中兴”[17]。
【病逝临安】 重景五年末,周檀寂寂病逝于临安天影亭,享年三十一岁,葬于杏山坡。
碑刻无名姓年份,现已不可考(一说在今浙江省杭州市郊留有周檀旧宅遗址,亦有传闻称其并未身死,只是隐世不出,史述不详,现已不可考证)。
存《春檀集》[18-23]传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如《四月十七日杏花春夜》《夜削竹骨感怀作》《春归》《如梦令·人间天青雨泽》《清溪悼旧》等,辞藻清丽,襟怀广博。
因十恶罪状,名列北胤佞臣传首位[24],但史学界从南胤开始就对此存疑。
南胤天承五年,胤景帝将周檀从《胤史·佞臣传》中除名,一应史料移入《胤史·名臣列传》。
移名翻案之事成为千古绝响,直至南胤亡国后,史学界还在就周檀“移名翻案”之事争论不休,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其余史料不可考(野史记载,明帝病逝后,曾在汴都风靡一时的北胤话本小说《白雪长歌》主角原型疑似周檀,但作者佚名不可考,且书中形象与正史差异较大,故存疑)。
【历史评价】 苏朝辞:霄白为宰辅时宵衣旰食,然世事纷繁,非一法可变。
[25] 白沙汀:吾有旧友生竹骨,愈岁愈高始洁白。
[26] 沈络:络至晚年,思及过往,悔之未成周霄白友……其人虽则执拗生硬,不失济世之心。
[27] …… 程履之:法之变考,如器生于毋用时,檀之策早,生不逢时。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