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将窗户掀开少许,弥音一眼望将出去,只见月缺一角,悬于城楼之上,长街清冷,刺破夜色而来。

    好一个良夜,尤其是那轮月亮,虽然看着清冷,却无遮无掩,仿若一块无瑕的美玉。

    他长久地凝望着月亮,这么多年来,他还从未如此仔细地看过它。

     已是四更天了,街上渐渐有了稀稀落落的脚步声,一些卖早点的摊贩开始在御街的南端,也就是靠近皇宫大内和宁门的地方聚集。

     大宋自定都临安后,因为临安城地势南高北低,依照居高临下的礼制,便把皇宫大内建在了城南。

    皇宫大内南面的丽正门是正门,官员们上朝该从此门进入大内,而且丽正门外建有待班阁,专供官员们等候上朝时遮风挡雨所用。

    然而皇宫大内坐南朝北,三省六部和坊市之地都在北边,官员上朝都是自北而来,绕行丽正门实在太不方便,渐渐变成了从北面的和宁门进入大内上朝。

    和宁门原本是皇宫大内的后门,这般从后门上朝,自古以来从未有过,临安百姓更是将之戏称为“倒骑龙”。

     大宋皇帝五日一常朝,用于议论政事,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其他日子虽不议事,但官员们仍须每日入朝向皇帝请安。

    议事也好,请安也罢,都定在五更,官员们常常四更便穿戴整齐,在和宁门外聚集,等候宫门开启。

    这些官员大都来不及吃早饭,不少摊贩便看准时辰赶去御街南端,离着和宁门一段距离,摆设浮铺卖起了早点,生意常常极好。

     韩侂胄位高权重,寻常官员上朝来得早,韩侂胄却是将近五更才到,多年来一直如此。

    弥音经过前两日的盯梢,已经掌握了这一情况。

    他看着御街上不时经过的官员和摊贩,心平气静地等待着,直到有金甲之声隐隐从朝天门的方向传来。

     弥音暗自推算时辰,离五更已经不远,该来的终于要来了。

    他悄然起身,持弓握箭,侧身立在窗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月光笼罩下的朝天门。

     这阵金甲之声渐渐清晰起来,两列甲士护卫着一顶华贵的轿子出现在了朝天门,随即不紧不慢地沿御街而来。

     弥音认得,这顶轿子前两夜都出现过,正是韩侂胄的轿子。

     轿子的左侧,是壮如牛虎的夏震,其人披甲按刀,不时举目四顾,观察附近的墙角和屋檐,留意有无潜在的危险。

    随行甲士有数十人之多,步伐威武,阵势严整。

     弥音的眼中既没有夏震,也没有那些披坚执锐的甲士。

    他屏气凝神,缓缓挽弓引箭,箭镞探出窗缝少许,对准了一步步接近望仙客栈的轿子。

     待得前列甲士行过,韩侂胄的轿子终于出现在客栈楼下时,弥音扣弦的指尖一松,第一箭飞掠而下。

    一声惨叫,轿子前方的轿夫一头栽倒在地,轿子顿时倾斜,重重砸在了地上。

    弥音手不离弦,接连数箭射出,其他几个轿夫尽皆中箭,这下轿子完全落地,停在了街道中央。

     “有刺客!”夏震手臂一挥,“保护太师!” 众甲士纷纷拔刀在手,在几个轿夫刚刚倒下之际,便将轿子团团围住,另有几个甲士伸手去抬轿子,想将轿子抬离险地。

     弥音又是数箭射出,几个试图抬轿子的甲士尽皆中箭,刚刚抬起的轿子又砸落在地。

     夏震之前见几个轿夫都是左边身子中箭,已经盯住了御街左侧的望仙客栈,这几箭射下来,他辨明羽箭来处,指着客栈楼上道:“在上面!” 众甲士闻声而动,一部分就地护卫轿子,另一部分撞开望仙客栈的大门,一拥而入。

     弥音对这批冲入客栈的甲士视而不见,又持一箭扣于弦上,弓弯如满月,弦惊如霹雳。

    这一箭用上了最大的劲道,去势如电,直穿轿窗,一下子透入了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