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一眼弥音剃度过的头顶,吩咐夏震道:“你带人去净慈寺。

    记住,搜仔细了,别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 夏震领命道:“是,太师!” 第六章主守自盗 韩侂胄遇刺的消息,在当天上午传入了太学。

     宋慈和刘克庄是在等待行课时听闻了此事。

    刘克庄叫住冲进学堂传扬此事的王丹华,问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王丹华道:“外面人人都在传,韩太师在上朝途中遇刺。

    那里离朝天门很近,有不少卖早点的浮铺贩子,说是亲眼看见了,还说刺客只有一人,却当街杀了不少甲士。

    ” “刺客有被抓到吗?”刘克庄急忙追问道。

     王丹华道:“听说刺客深陷重围,被砍断了手脚,最后逃脱不出,当街自尽了。

    ” “朝天门附近的御街”,“刺客只有一人”,宋慈听得这些,便知行刺之人是弥音。

    他原以为弥音答应给他十天时间查案,便会守此约定,没想到自己终究还是低估了弥音的求死之心。

    “既然知道了一切,那你就不该来这里。

    ”“你实在不该来见我。

    ”弥音昨天说过的这两句话,一下子出现在宋慈的脑海里。

    弥音一死,韩侂胄定会追查,而他昨天与弥音见过面,有客栈伙计为证,韩侂胄一旦查知,定然不会放过此等对付他的大好机会。

     宋慈如此暗想之时,刘克庄眉头一紧,面有忧色地凑近道:“韩太师遇刺,必会大肆追查。

    昨天我们去望仙客栈见弥音,客栈那伙计是瞧见了的,韩侂胄这一查,必然查到。

    他定会借此机会,大做文章。

    ” 刘克庄的担忧倒是与宋慈一样。

    宋慈点了点头,稍加思索,忽然起身便往学堂外走。

     此时堂上坐满了同斋学子,等待学官前来行课的同时,大都在三三两两地议论韩侂胄遇刺的事。

    宋慈这么突然站起往外走,堂上一时安静,众同斋都不约而同向他投来目光。

    刘克庄笑道:“上茅房有什么好看的?真博士应该快来了,都别说话,好好行课。

    ”说罢紧跟着宋慈去了。

     从学堂里出来,刘克庄拉住了宋慈的衣袖,小声道:“弥音已死,无可更改,你可千万不要乱来。

    ” 昨晚回到斋舍后,他向宋慈说出了吴此仁的下落,宋慈则告诉了他弥音的身份和来历,以及一切来龙去脉。

    他明白弥音的存在有多么重要,见宋慈突然离开课堂,以为宋慈是要去追究弥音的死。

     “你所言甚是,有遇刺的事在,韩太师随时可以大做文章,留给我查案的时间只怕不多了。

    ”宋慈道,“吴此仁不是在仁慈裘皮铺吗?我想即刻去见他一面。

    ” 刘克庄暗暗松了口气,语气也变得轻松了不少:“那你今天是打算逃课了?” 宋慈点了点头。

    来到太学近一年,他从未告过假缺过课,更别说擅自逃课,但眼下情势急迫,顾不上遵规守矩了。

     “这等好事,”刘克庄道,“那可不能少了我。

    ”言下之意,是要随宋慈一起去见吴此仁。

     宋慈和刘克庄嘴上说话,脚下一直没停,忽然斜侧传来声音,叫住了他们。

    二人回过头去,见是真德秀手持书籍,从不远处走来。

    今日这堂课,正是由真德秀来向习是斋的众学子讲授《大学》。

     “见过老师。

    ”两人齐身行礼。

     真德秀道:“不必多礼。

    马上就要行课了,你们这是去哪儿?” 宋慈没找借口,如实答道:“有一起案子急需我去查,未及时告假,还望老师恕罪。

    ” 宋慈提刑干办的期限已经到了,按理来讲不该再有案子去查。

    真德秀看了看宋慈,又看了看刘克庄,并未多问,也不为难二人,点头道:“那你们去吧,早去早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