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严非天如恍然大悟:“师叔祖说得是不管怎么说,二师弟总是您老人家的亲孙子。

    虽说他是咎由自取,但师叔祖眼着他被我按门规处死,心里怎么能不怨不恨?现下师叔祖也是一天比一天年纪大,身边没个人照应总是不成只是师叔祖脾气又怪,总是看旁人不顺眼,要说谁能服侍得师叔祖心满意足,大概就只有死了的二师弟了。

    既如此,我今天就送师叔祖一程。

    还有三师弟……”他把脸转向观雪,语气越发和霭可亲:“你那时候和二师弟好得蜜里调油,分开这么多年一定想他,是不是?” 观雪只笑:“大师兄怎知二师兄一定是想我,而不是想你?”话方出口,手中剑已递出十来招,每一招每一式,却都是同归于尽的打法。

     严非天哪肯陪他拚命,拔剑架了几招,就左躲右闪地退到酒肆外,口中还不住挪揄:“三师弟这几年怕是在长安的王府中养尊处优惯了,竟连剑法都变得软绵绵的毫无力气师弟,你以为你拿的是绣花针还是玉女梭?怎一丝男子气也无?” 果然,观雪的剑势慢慢变得迟缓无力。

    他虽知不妥,无奈那一口要命的真气却始终提不上来,眼前也越来越昏花。

    正疑惑间,又听到严非天的笑声:“三师弟,你处处小心,谁也难下手暗算你。

    可你定然不知,你那坛梨花醉虽然没毒,酒香却会和撒在空气中的影自娟娟魄自寒混在一起变成迷药这一点,怕是你自己也不知道吧?”他剑锋一抖,如灵蛇吐信一般疾刺几下,观雪的肩,臂,胸等处便开了几朵血花,浸润白衣,愈加显得艳红夺目。

     又斗几招,严非天见观雪身形已开始摇晃,似乎连站都站不稳了,便伸指去点观雪的几处大穴,又笑道:“三师弟,我再告诉你件事人都是越老越怕死,越富越怕偷。

    你指望师叔祖帮你,大错特错了。

    ” 观雪咬牙不语,眼看严非天的手指尖已触到自己衣襟上的狐毛尖,手腕一翻,五支细镖立即流星一样直奔严非天的双目,咽喉,胸前而去。

     严非天急仰头,躲过射向颜面的两枝镖,双手回抄,捞住另两支,第五支镖却再也躲不开,险险地扎在他的颈窝里,只差几分,就要了他的命。

     “好……真是好师弟……”严非天从齿缝中挤出几个字,手指疾弹,抓在手中的两枝银镖立即钉住观雪的双肩。

    眼见观雪缓缓倒下,才满面阴沉地去点了他全身大穴。

     老头弓着腰,一步三抖地从酒肆里慢慢走出来,问:“不知门主打算把三少爷怎么办?” 严非天狠狠一笑:“立即传讯,让出去的弟兄们都回来。

    我要把他带回总坛,当着众人慢慢处死,以儆效尤。

    ” 老头叹口气:“老头子终究不忍心,还是不回去了罢。

    ”又向酒肆内仍痛得蜷在地上的温二看一眼,叹一声:“三少爷的毒,向来没有解药。

    可怜一条硬汉子,就这么废了。

    ” 离门中人此次大举出动狙杀观雪,为万无一失,众人分得甚散。

    因此,直到隔日晚间,全部离门刺客才各自归来,齐聚总坛。

     观雪早被严非天命人绑上刑台中央的十字刑架。

    离门的规矩极严,对于叛门出走的弟子,通常都是绑上刑台,用刀割破双手腕脉,令其亲眼看着自己全身的血流尽而死,死后尸体也不解下,仍留在刑架上任风吹日晒鸟啄雨淋,直至骨殖散尽,谓之“死无葬身之地”。

     离门素来行事诡秘,在江湖中屹立五十余载,仍无一个外人知道离门总坛究竟位于君山何处。

    武林传说,只道离门总坛必与其它门派一般,定是坐落于山巅之上,风景极美而地势奇险之处。

    只是谁也不曾将君山的每一座山峰细看一遍,所以离门的究竟所在,竟是武林中的一大谜题。

     其实离门不在山巅,只在被两道山梁包围的一处小小山谷中,地处隐密,常人看了,只会以为是一座普通农家村庄,任谁也不会多看几眼。

     当初建离门时,祖师爷认为刑台不祥,特意在谷后悬崖上择荒僻处辟出一